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90后吉他手的回忆:刘传,我的吉他启蒙老师!》

90后吉他手的回忆:刘传,我的吉他启蒙老师!

我的第一把吉他是父亲送的,一把红棉牌的古典吉他,琴弦冰冷,指板粗拙。

那是1998年,我刚上小学三年级,电视里港台流行音乐正火,校园里也开始流行起弹吉他的少年。他们抱着吉他,盘弄着琴弦,就能引来无数目光,在懵懂的年纪,吉他就是酷的代名词。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学吉他的,却不是那些抱着吉他耍帅的少年,而是那本泛黄的书——《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这本书封面上印着一个穿戴白色衬衫,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神情专注地抱着吉他。他就是刘传,我的吉他启蒙老师,一个只存在于书本上的“老师”。

《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几乎是所有吉他喜好者的圣经。这本书印刷粗拙,纸张发黄,谱例也都是手写的,但对于渴望学习吉他的我来说,它却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摸索前行。

还记得第一次打开这本书,那些密密麻麻的六线谱和复杂的和弦图,让我感到一阵眩晕。然则,看到书中一步步详细的讲解,从吉他的构造、音阶的排列,到和弦的按法、节奏的练习,我的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传对于“基本功”的强调。他反复强调手指的力度、指法的准确性、以及节奏的稳定,这些看似枯燥的练习,却成为了我日后学习吉他的基石。还记得为了练习C大调的音阶,我每天都要对着那张音阶图反复练习,手指磨出了水泡,也要咬牙坚持。

书中对于和弦的讲解也十分详尽,从C、D、G、Em这些基础和弦开始,到Am、F、Dm等常用和弦,每一个和弦的按法,刘传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照着书上的图,一遍遍地练习,直到手指能够熟练地按出这些和弦。

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对于“节奏型”的讲解。刘传在书中列举了各种分歧的节奏型,从最简单的“4/4拍分解和弦”,到稍微复杂的“切音”,每一个节奏型都配有详细的谱例和讲解。我照着书上的节奏型,一遍遍地练习,逐渐掌握了吉他弹唱的技巧。

那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吉他,对着《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练习。一遍遍地拨动琴弦,一遍遍地考试考试新的和弦,一遍遍地练习分歧的节奏型。我的指尖变得粗拙,指甲变得坚硬,但我的心里却充斥了喜悦。

我开始用吉他弹唱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好比Beyond的《海阔天空》,张学友的《吻别》。虽然我的技巧还很稚嫩,但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发明出音乐,那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少年时代。它不仅仅是一本吉他教材,更是我青春岁月的见证。它见证了我的懵懂、我的努力、我的坚持和我的梦想。

后来,我上了大学,加入了吉他社,学习了更多的吉他技巧和乐理知识。我开始考试考试创作自己的歌曲,并在校园晚会上演出。吉他成为了我生活中弗成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现在网络上的吉他教学视频汗牛充栋,各种吉他APP层出不穷,但《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在我心中的地位却始终无法取代。它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网络不发达,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梦想的追求。

在那个年代,《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无数像我一样的吉他喜好者和音乐的世界。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弹吉他的技巧,更教会了我们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如今,我已经不再是一个青涩的少年,吉他也不再是我的唯一喜好。但我仍然会偶尔拿起吉他,弹奏一些老歌,回忆起那些和《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相伴的日子。那些日子,虽然艰辛,却充斥了快乐和希望。

我想,对于像我这样的90后吉他手来说,《刘传吉他自学三月通》不仅仅是一本吉他教材,它更是一段珍贵的回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梦想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而刘传,这位只存在于书本上的吉他启蒙老师,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