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吉他一年了。
回首过去,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让我觉得遗憾,那绝对是当初选吉他的时候踩的雷!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想用我的血泪史告诉你们:新手选琴,千万别重蹈覆辙!
当初刚燃起学吉他的热情,满脑子都是抱着吉他弹唱的浪漫画面。选琴的时候,完全被颜值冲昏了头脑。那时候的我,对吉他一窍欠亨,觉得只要长得好看就行。朋友建议我先了解了解木材、配置、手感,都被我一句“反正我也不懂,好看就行”给怼了回去。结果,我一眼相中了一把颜色鲜艳、造型独特的吉他,价格也相对廉价,觉得性价比很高,立马就把它抱回了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开始学的时候还好,究竟新鲜感十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问题开始裸露出来了。首先,音色真的太差了!空弦的声音听起来闷闷的,和弦的声音也很浑浊,完全没有那种清澈、明亮的感觉。练久了,耳朵实在受不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问题。
更要命的是,这把吉他的手感也极其糟糕。弦距特别高,按弦的时候手指疼得不可,练琴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而且,品丝边沿处理得很粗拙,经常会划到手指,让人苦不堪言。每次练琴都像是一种折磨,那种最初的热情也被慢慢消磨殆尽。
最让我瓦解的是,这把吉他的质量也堪忧。没过几个月,琴颈就开始变形,调音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能力把音调准。有一次,我竟然发现琴码有开裂的迹象!那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当初贪图廉价,买了一把劣质吉他,简直是花了钱买罪受。
痛定思痛,我决定换一把吉他。这次,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只看外观,而是认真做了功课。我开始查阅资料、观看评测视频、请教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了解了分歧木材的特点、分歧配置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判断一把吉他的手感是否舒适。
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我最终选择了一把云杉面板、桃花芯木背侧板的吉他。之所以选择云杉面板,是因为它的音色清亮、富有泛音,适合弹唱。桃花芯木的背侧板则能提供温暖、平衡的声音,使吉他的整体音色更加丰满。
这把吉他到手后,我简直爱不释手。首先,它的音色真的好太多了!高音明亮、低音浑厚,整体音色非常平衡。无论是弹唱还是指弹,都能清晰地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这把吉他的手感非常舒适。弦距适中,按弦轻松,即使长时间练习也不会觉到手指疲劳。品丝边沿处理得非常光滑,不会划到手指。
有了这把吉他,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音色好听,手感舒适,让我更有动力去练习。而且,每次弹奏这把吉他,都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仿佛回到了当初对吉他充斥热情的那段时间。
现在,我已经用这把吉他弹奏了一年多,它一直陪伴着我,见证着我的成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把好的吉他,不仅能提升你的学习效率,更能让你真正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回顾我的选琴经历,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赞助到正在选琴的新手:
最后,我想说的是,选琴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轻易被商家的宣传所迷惑。多了解一些吉他知识,多试弹几把分歧的吉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把,能力真正开启你的音乐之旅!相信我,一把好的吉他,真的能让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