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位曾经壮志凌云,誓要靠自学成为帕格尼尼(至少是小区帕格尼尼)的追梦人。
想当年,我怀揣着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以及对“用有限的零花钱实现无限的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学小提琴这条“不归路”。
起初,那感觉真是美妙!在网上随便搜个教程,跟着老师慢动作分解,咿咿呀呀地拉出了第一声,简直感觉自己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心想着,这玩意儿也不难嘛,指日可待啊!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令人发指。短短几个月后,我就从一个充斥希望的初学者,酿成了一个对着琴盒叹气的颓废中年。是的,我……放弃了。
但这放弃并非毫无价值。这一年的血泪史,让我深深体会到,自学小提琴绝对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很容易血本无归,沦为家里摆设。为了避免大家重蹈覆辙,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用惨痛经历总结出来的“自学小提琴五大巨坑”,教你避开它们,至少能让你在放弃之前,少走一些弯路!
巨坑一:盲目自信,练习方法欠妥,陷溺于“自我感动”。
一开始,我自信爆棚,觉得网上教程就是葵花宝典,只要勤加练习,就能速成。每天吭哧吭哧地拉,指法僵硬,弓法凌乱,拉出来的声音堪比猫叫。更可怕的是,我居然还挺享受这种“自我感动”的氛围,觉得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进步。
结果呢?一年下来,手指头都磨出茧子了,音准还是飘忽不定,弓子还是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
解决方法:
巨坑二:缺乏有效的反馈,凭空捏造,越练越歪。
自学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反馈。我经常觉得自己拉得挺好的,结果一放到专业的演奏面前,简直不堪入耳。长时间的错误练习,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养成坏习惯,以后想改都难。
解决方法:
巨坑三:目标不明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激情退却。
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激情澎湃,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泡在琴房里。但过了几天,新鲜劲儿一过,就开始各种找借口:工作太忙、没时间、天气欠好……练琴的频率越来越低,最终彻底放弃。
解决方法:
巨坑四:设备简陋,一把破琴毁所有。
省钱是好事,但有些钱是不克不及省的。我当年就是买了一把最廉价的“烧火棍”,弦距高得吓人,音色更是惨不忍睹。每次拉琴都觉得是在跟自己的手指过不去。
解决方法:
巨坑五:急于求成,挑战难度过高的曲目,信心受挫。
刚学会几个音阶,就想着拉《梁祝》?别做梦了!我当年就是这样,看到别人拉《梁祝》拉得那么好听,也想挑战一下。结果呢?拉得七零八落,音准全无,信心彻底崩塌。
解决方法:
以上就是我用血泪史总结出来的“自学小提琴五大巨坑”。希望大家在自学小提琴的道路上,能够避开这些坑,少走一些弯路。记住,自学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耐心、毅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实在觉得太难了,也不要勉强自己,究竟,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祝大家早日拉出自己喜欢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