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拿起小提琴的时候,它在我手中像一个精致又神秘的玩具,散发着古老木头的香气。
说实话,选择小提琴完全是因为偶然。在B站上刷到一位大神用小提琴演奏《权力的游戏》主题曲,瞬间被那种荡气回肠的旋律击中,感觉心底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
当时我完全是个音乐小白,乐理知识一片空白,更别提任何乐器基础了。但我内心燃烧着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亲自拉奏出那样的旋律。于是,我狠下心,在二手平台淘了一把练习琴,开始了我的“从零到能拉《欢乐颂》”的自学之路。
最初的日子简直是噩梦。光是正确地拿琴和握弓,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肩膀疼、脖子酸,手指更是被琴弦磨出了深深的红印。更可怕的是,拉出来的声音简直像锯木头,刺耳得我自己都受不了。邻居大爷终于忍不住敲开了我的门,苦笑着问我是不是在“杀鸡”。
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来,无数次我想放弃。但每次当我听到网上那些优美的小提琴演奏时,心中那团火又会重新燃起。我不甘心!为了不扰民,我开始戴着耳机练琴,在网上搜索大量的教程视频,从最基础的音阶、指法开始,一点一点地抠细节。
记得第一个关键节点是学会了正确的运弓。我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观察自己的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动作,力求平稳流畅。终于有一天,我拉出了一个相对干净的A大调音阶,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这小小的进步,让我信心大增,也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
接下来,我开始测验考试一些简单的练习曲。我选择了《铃儿响叮当》和《小星星》,这两首曲子旋律简单,但对练习指法和节奏感很有赞助。我把它们分解成一个个小节,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能够流畅地演奏。
最大的困难出现在换把位上。从第一把位到第三把位,我的手指经常找不到准确的位置,拉出来的音也总是跑调。我开始放慢速度,用节拍器辅助练习,同时在网上搜索关于换把位的技巧和练习方法。我发现,关键在于放松手指和坚持手腕的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能够比较流畅地进行换把位了。
随着技巧的提升,我开始把目标锁定在《欢乐颂》这首曲子上。《欢乐颂》的旋律欢快、激昂,我特别喜欢。而且,它也是一首相对简单的小提琴曲,非常适合我这种自学者练习。
然而,《欢乐颂》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它包含了多种指法、节奏和力度变革,需要我更加精准地控制琴弓和手指。我把乐谱打印出来,在上面标记出每一个难点,然后逐一攻克。
我开始测验考试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情,不再只是机械地拉奏音符。我试着用分歧的力度和速度来表达分歧的情感,让我的演奏更加生动。
经过几个月的苦练,我终于能够比较完整地拉奏《欢乐颂》了。虽然还有一些瑕疵,但整体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当我拉完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位真正的音乐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美好的旋律。
现在,我已经可以演奏一些更高难度的曲子了。虽然我的水平还远不克不及与专业人士相比,但这段自学小提琴的经历,让我收获了太多的东西。它教会我坚持、努力、克服困难,也让我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
从零到能拉《欢乐颂》,这只是我音乐旅程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我仍然会继续努力,赓续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够用我的小提琴,奏出更加动听的乐章,感动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