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对着教学视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同样的和弦转换,同样的指法,感觉自己越来越熟练,可一旦脱离了视频,或者想弹奏一些新的东西,却又发现自己寸步难行?
你以为你“会弹”了,实际上,很可能只是陷入了机械重复的陷阱,练就了一双只会“照葫芦画瓢”的手。
很多自学吉他的朋友,尤其是初学者,容易忽视一些关键点,导致进步停滞不前。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下自学吉他中最容易掉进去的“坑”,赞助你解脱机械重复,真正掌握吉他。
坑一:不睬解乐理,只记住指法
想象一下,你对着一张地图,却不知道方向,不知道比例尺,只能死记硬背路线。结果就是,一旦地图变了,你就彻底迷路了。吉他指法就如同地图上的路线,而乐理就是方向和比例尺。
很多自学者只顾着记住一个个和弦的指法,一个个音阶的位置,却不知道这些指法背后的乐理原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和弦是Major,那个和弦是Minor,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音阶适合表达悲哀的情绪,那个音阶适合表达欢快的情绪。
没有乐理基础,你只能机械地记住指法,一旦遇到新的和弦走向,新的旋律,你就无从下手,只能求助于网络教程,永远在模仿别人的路上。
解决方案:
坑二:缺乏节奏感,速度不稳定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好的节奏感能够让你的演奏更有律动,更吸引人。很多自学者忽视了节奏的重要性,只顾着把音符弹对,却忽略了节奏的稳定和变革。
结果就是,你的演奏听起来很机械,缺乏生命力,速度忽快忽慢,让人听着很不舒服。
解决方案:
坑三:不注重音色的控制
音色是吉他演奏的灵魂,分歧的音色可以表达分歧的情感。很多自学者只注重把音符弹对,却忽略了音色的控制。
结果就是,你的演奏听起来很单调,缺乏个性,无法表达音乐的细腻情感。
解决方案:
坑四:没有自己的音乐理解,只会模仿
模仿是学习的开始,但如果永远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你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很多自学者只顾着模仿别人的演奏,却缺乏对音乐的理解。
结果就是,你的演奏缺乏灵魂,只是在重复别人的东西,无法表达你自己的情感。
解决方案:
总结:避免盲目练习,注重思考和理解
吉他自学并非易事,但只要你避免掉入机械重复的陷阱,注重思考和理解,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不要满足于仅仅“会弹”,要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理解音乐、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人。记住,音乐的途径是漫长的,需要赓续学习、赓续思考、赓续练习。祝你早日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