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你真的会用?深度解析终止式和弦连接,90%的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你真的会用?深度解析终止式和弦连接,90%的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你真的会用?终止式和弦连接,90%的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作为音乐人,我们经常听到、用到“终止式”这个概念。

从最基础的V-I进行,到各种变体,我们似乎都司空见惯了。但你真的完全理解终止式和弦连接的精髓了吗?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结束”标记来使用,是否太过可惜?本文将带你深入剖析终止式和弦连接,揭开那些你可能忽略的细节,突破认知局限,助你更上一层楼。

常见的误解:你“懂”的终止式,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音乐人在理解终止式和弦连接时,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误解:

  • 误解一:终止式只属于流行音乐 这是非常片面的。虽然流行音乐中广泛使用终止式来营造抓耳的“副歌高潮”,但古典音乐、爵士乐、电影配乐等各种风格都离不开它。巴赫的众赞歌,贝多芬的奏鸣曲,莫不利用精妙的终止式来架构乐曲的整体结构,引导听众的情绪。甚至在一些实验音乐中,对终止式的解构和变形也是重要的创作手段。

  • 误解二:终止式就是V-I的代名词? V-I无疑是最经典的终止式,但它只是终止式家族中的一员。除了V-I,还有IV-I(变格终止),vi-V-I(阻碍终止),以及各种半终止、假终止等。每一种形式都拥有独特的性格和功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只知道V-I,就像只会用锤子钉钉子,面对复杂的音乐需求,自然会捉襟见肘。

  • 误解三:终止式是“万能公式”,能解决所有问题? 的确,终止式能带来稳定感和解决感,但过度依赖它会导致音乐的同质化,缺乏惊喜和新意。想象一下,如果每一句乐句都用V-I结尾,那会是多么单调乏味!真正的音乐大师,懂得巧妙地运用终止式,也懂得适时地打破它,制造悬念,引导听众的情绪走向。

深度解析:终止式和弦连接的内在逻辑

要真正理解终止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外面,更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

  • 心理声学:解决内心渴望的稳定感 终止式之所以能给人带来“结束”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声学。在V-I进行中,属和弦(V)包含导音(主音的上行半音),它对主音(I)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这种不稳定性产生了一种“渴望”,而主和弦的出现则满足了这种渴望,从而带来稳定和解决的感受。这种“渴望-满足”的心理机制,是终止式发挥作用的关键。此外,V-I还利用了纯五度关系的和谐性,进一步强化了稳定感。

  • 音乐符号学:文化与期待的结合 终止式不仅仅是一种音响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几个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作曲家们赓续使用和强化终止式,使其在听众心中建立起了一种特定的“期待”。当我们听到属和弦时,会下意识地期待主和弦的到来。因此,终止式的力量不仅来自音响自己,也来自文化语境和听众的长期训练。

  • 数学模型:量化和弦进行的张力 我们可以尝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终止式和弦连接中的张力变革。例如,用“信息熵”来衡量和弦的不确定性,V和弦的信息熵较高,而I和弦的信息熵较低。终止式的过程,就是信息熵从高到低的过程,对应着张力的释放和稳定感的增强。虽然这种模型还比较粗糙,但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赞助我们更理性地理解终止式的内在规律。

打破常规:终止式的创新运用

既然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终止式的原理,就可以大胆地尝试新的运用方式:

  • 打破常规:意外的“解决” 尝试用非常规的和弦进行代替传统的终止式。好比,用减七和弦、增和弦,甚至一些听起来不和谐的和弦来“解决”属和弦,制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引发听众的思考。

  • 跨界融合:不同的文化语言 将终止式与其他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例如,在爵士乐中,可以通过复杂的和弦代理来“装饰”传统的终止式,使其更具个性和活力。在世界音乐中,可以尝试将西方的终止式与东方传统的音乐进行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 个性化表达:传递内心世界 终止式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技巧,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通过微妙地调整终止式的节奏、力度、音色等参数,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例如,喜悦、悲哀、平静、激动等等。

进一步学习:资源推荐

  • 音乐理论书籍: 《和声学教程》、《20世纪的和声与音色》等经典著作,能赞助你系统地学习和声理论,深入理解终止式的内在规律。
  • 在线音乐课程: Coursera、edX等平台上有许多优秀的音乐理论课程,可以让你跟随专业的老师学习和弦进行、作曲技巧等。
  • 经典音乐作品分析: 分析巴赫的众赞歌、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夜曲等经典作品,可以让你学习大师们如何运用终止式来构建音乐结构、表达情感。

结语:探索永无止境

终止式和弦连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真正理解其内在原理,才能灵活运用,创造出独具个性的音乐作品。希望本文能赞助你突破认知局限,更深入地理解终止式,并将其运用到你的音乐创作中。记住,音乐学习永无止境,赓续探索和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大师!



相关话题: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