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和弦连接“三大定律”背后的谎言:吉他手你真的了解吗? (吉他爱好者必看)》

和弦连接“三大定律”背后的谎言:吉他手你真的了解吗? (吉他爱好者必看)

和弦连接“三大定律”背后的谎言:吉他手你真的了解吗? (吉他喜好者必看)

作为吉他手,我们都被教育过和弦连接的“三大定律”,仿佛掌握了它们就能打开通往音乐创作的康庄大道。

功能进行、共同音、平滑进行,这些概念就像金科玉律,指引着我们构建和声。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创作,却发现这些定律常常显得束手束脚,甚至与一些我们喜欢的歌曲南辕北辙。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三大定律背后的“谎言”,看看它们是否真的能解释和弦连接的全部奥秘。

首先,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这“三大定律”:

  • 功能进行: 指和弦依照其在调性中的功能进行连接,好比主和弦(T)-属和弦(D)-主和弦(T),或者主和弦(T)-下属和弦(S)-主和弦(T)。这是最被强调的定律,强调了和弦间的“功能性”关系。
  • 共同音: 提倡连接的和弦之间尽可能多地保存共同音,使得和声过渡更加流畅,避免突兀感。
  • 平滑进行: 相邻和弦的根音尽量坚持较小的音程跳动,最好是二度或者三度进行,避免大跳,使旋律线更加平滑。

这些定律看起来很有道理,也确实在很多音乐中得到了体现。但如果仅仅以此作为评判和弦连接好坏的尺度,就会错过很多精彩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反这些定律但效果极佳的和弦连接例子:

1. Am - F - C - G

这绝对是一个被用烂了的和弦进行,但它并不完全符合“功能进行”的原则。虽然 Am 和 C 在 C 大调中分别是 vi 级和 I 级,具有一定的功能关系,但 F 和弦作为 IV 级,在如此频繁的连接中使用,打破了传统功能进行中 V 级(G)必须回归 I 级(C)的惯例。而且 F 到 C 的根音是四度跳跃,违反了“平滑进行”的原则。

为什么它好听? 因为这个进行创造了一种循环往复、略带忧伤但充满希望的感觉。F 和弦的加入,弱化了 C 大调的明确性,带来一丝模糊感。这种模糊感,反而是情感表达的关键。

2. Em - C - G - D

这个进行也相当常见,尤其是在流行摇滚中。从 Em 到 C 是小三度进行,还算符合“平滑进行”,但 C 到 G 是四度跳跃,G 到 D 又是五度跳跃,完全违背了“平滑进行”的要求。功能上,Em 作为 iii 级,在 C 大调中并不像 I, IV, V 级那样承担主要功能。

为什么它好听? 这个进行充满力量感和向上感。 D 和弦的加入,让整个进行充满活力,打破了 C 大调的沉稳。它常常被用于歌曲的副歌部分,营造一种爆发的情绪。

3. Bm - G - D - A

这个进行常常用于营造史诗感或力量感,它实际上是在 G 大调中进行, Bm 是 iii 级,功能性并不突出。从 Bm 到 G 的根音是小三度进行, G 到 D 是四度进行, D 到 A 也是四度进行,打破了“平滑进行”的原则。

为什么它好听? 这个进行营造了一种宏大的、充满力量的氛围。A 和弦的加入,增强了 G 大调的紧张感,使得听者感受到一种赓续向上攀升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这些“违反定律”的和弦连接如此受欢迎?

原因很简单:音乐的实质不仅仅是符合理论规则,更重要的是听感情绪表达。那些“三大定律”只是对过往音乐经验的总结,它们试图用理性来解释感性的艺术。但音乐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在于它能够超越理性的束缚,直击人心。

我们应该把“三大定律”看作是工具,而不是枷锁。它们可以赞助我们理解和声,但绝不克不及限制我们的创造力。一个和弦连接是否好听,最终还是要由我们的耳朵来判断。

我的观点是: 和弦连接的核心在于表达。你想表达什么?是快乐、悲哀、忧郁,还是力量、希望、绝望?选择那些能够最准确地表达你情感的和弦连接,而不是那些“最符合定律”的和弦连接。

所以,勇敢地跳出固有思维吧!不要害怕测验考试那些看起来“不正确”的和弦连接。玩转吉他,玩转和弦,用你的耳朵去发现,用你的心去感受,创作出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 探索,实验,然后找到属于你的声音!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