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末的午后,偶然瞥见一张音乐会的宣传单,精美的设计和“贝多芬交响曲”、“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字眼瞬间点燃了你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渴望。
你想,如果能亲手弹奏一曲,那该是何等美妙的事情!然而,当你的目光扫过宣传单上的五线谱,那些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和横线,却像一道高墙,瞬间浇灭了你的热情。
“五线谱?太难了!我肯定学不会!” 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样的声音。
别担心!你并不是一个人。许多成年人都有“五线谱恐惧症”,觉得它是音乐殿堂的“拦路虎”。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五线谱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只需要3天,掌握一些简单的办法,你也能看懂贝多芬,开启你的音乐之旅!
第一天:认识五线谱的“家”和“居民”
想象一下,五线谱就像一栋五层楼的房子,由五条平行横线组成。这五条线,我们从下往上数,分别是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
五线之间,自然就形成了四个“房间”,我们称之为“间”,同样从下往上数,分别是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现在,我们的“居民”要登场了,那就是音符!音符就是那些长得像蝌蚪的小家伙,它们住在五线和间里,分歧的位置代表分歧的音高。
为了便利记忆,你可以把五条线想象成五个台阶,每一层台阶的高度都略有分歧,你站得越高,声音就越高。同理,音符在五线谱上越往上,音高就越高。
我们先记住几个最常用的音符位置:
今天的任务很简单:记住五线谱的“家”和这几个“居民”的位置!你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出五线谱,然后标上这几个音符,每天练习几遍。
第二天:认识音符的“时间长短”
光知道音符住在哪里还不足,我们还要知道它要“住”多久。这就像我们说话,有长句子,有短句子,音符也有长短之分,这就是“音符时值”。
最基本的音符时值是:
我们可以用手拍打节奏来感受一下:
练习的办法是:先用嘴里念着“哒”,同时拍打对应时值的节奏。例如,四分音符就念“哒”,同时拍一下手;二分音符就念“哒——哒”,同时拍两下(可以连着拍)。
今天的任务:了解音符时值的概念,并用拍手练习分歧时值的音符。
第三天:挑战《欢乐颂》!
经过两天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本元素:音符的位置和时值。现在,让我们挑战一下贝多芬的《欢乐颂》!
我们简化一下谱子,只看最开始的几个小节:
(因为无法直接展示五线谱,这里描述简化后的音符序列)
“咪 咪 发 梭 梭 发 咪 咪 瑞 瑞 哆 哆 瑞 咪 咪 发 梭 梭 发 咪 咪 瑞 瑞 哆 哆 瑞”
每一个音符都是四分音符。
现在,考试考试着在五线谱上找到这些音符的位置,并用嘴里唱出来。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参考第一天学到的音符位置。
唱的时候,注意每个音符的时值都是1拍,坚持节奏稳定。
当你能够顺利地唱出这段旋律时,恭喜你!你已经胜利地看懂了一部分贝多芬的乐谱!
3天速成,只是一个开始
虽然3天的时间只能让你对五线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你会发明,五线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它只是音乐的一种语言,一种记录音符的工具。
有了这个基础,你就可以继续学习更多的音符、节奏、记号等等,最终能够流畅地阅读和理解复杂的乐谱。
不要害怕“五线谱恐惧症”,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你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开启属于你的音乐之旅!记住,音乐是一种享受,学习乐谱的过程也应该充斥乐趣!从今天开始,欣赏音乐的时候,不妨也考试考试着看一看乐谱,你会发明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