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学者在歌曲创作时,会遇到和弦进行过于单调的问题。
与其凭空捏造,不如向巨匠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分析经典歌曲的和弦进行,提取关键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偷师”,而不是“剽窃”!理解背后的乐理才是关键。
一、什么是“逆向工程”?
简单来说,就是分析已有的优秀作品,反推其创作思路和方法。在音乐创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经典歌曲的和弦进行,了解作曲家是如何运用分歧的和弦、转位、借用和弦等技巧,来发明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二、经典歌曲“偷师”案例分析:
我们选取以下几首风格迥异的歌曲进行分析:
《Hallelujah》 - Leonard Cohen: 这首歌的和弦进行是出了名的简单却动听,堪称经典。它的主要和弦进行是:I - V - vi - IV (C - G - Am - F,以C大调为例)。
《Let It Be》 - The Beatles: 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使用了著名的披头士式的和弦进行:I - V - vi - IV (C - G - Am - F,以C大调为例)。与《Hallelujah》相似,但是这首歌更强调和弦的重复和稳定。
《Canon in D》 - Johann Pachelbel: 这不是一首歌,而是一首经典的和弦进行曲。它的和弦进行是:I - V - vi - iii - IV - I - IV - V (D - A - Bm - F#m - G - D - G - A,以D大调为例)。
《Someone Like You》 - Adele: 这首歌的和弦进行相对复杂一些,使用了更多过渡和弦和转位,营造出一种忧伤而深情的感觉。好比 C - G/B - Am - F (以C大调为例),其中的G/B 就是G和弦的第一转位。
《Fly Me to the Moon》 - Frank Sinatra: 这首歌是爵士乐的经典之作,其和弦进行充斥了爵士乐的特色,使用了大量的二级和弦和代理和弦。例如 ii - V - I (Dm7 - G7 - Cmaj7,以C大调为例)。
三、避免“剽窃”,理解乐理!
学习经典歌曲的和弦进行,并不是为了完全复制,而是为了学习其背后的乐理和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四、举一反三:实战演练
现在,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歌曲,分析它的和弦进行,找出其中你觉得特别之处,思考为什么这样使用会发生这种效果,然后测验考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歌曲创作中。记住,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乐理,并发明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
通过“逆向工程”学习经典歌曲的和弦技巧,可以赞助你快速提升创作水平,写出更加动听的歌曲。但是,最终的目标是发明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风格。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