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和弦真的有“万能”吗?一场关于音乐理论的世纪辩论,你站哪边?》

和弦真的有“万能”吗?一场关于音乐理论的世纪辩论,你站哪边?

音乐创作的旅程中,几乎每个学习者或喜好者都会接触到一些被反复提及的和弦进行,好比那个在流行音乐中无处不在的 I-V-vi-IV(卡农进行变体)或是爵士乐里经典的 ii-V-I。

它们听起来如此熟悉,以至于有人将它们称为“万能”和弦进行,似乎掌握了它们,就掌握了创作好听音乐的密钥。

但问题来了:和弦真的有“万能”的吗?过度依赖这些被验证成功的“套路”,究竟是通往高效创作的康庄大道,还是扼杀个性和创新的隐形牢笼?这个问题在音乐理论和实践领域引发了历久的讨论,至今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今天,我们就将舞台搭建起来,请出支持方和反对方,听听他们的声音,然后——由你来决定,站哪边!

正方辩手:它们是久经考验的基石,高效且实用!

支持“万能和弦进行”的一方认为,所谓的“万能”并非指它适用于所有音乐、所有情感,而是在特定的、尤其受欢迎的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民谣等)中,这些和弦进行表示出了极高的适用性、传播性和有效性。

他们会说:

  1. 符合听觉习惯: 这些进行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符合人类历久形成的听觉习惯和审美偏好,基于自然的调性功能、张力与释放,听起来流畅、和谐、容易接受。
  2. 优秀的创作起点: 对于初学者或者需要快速完成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它们提供了现成的、可靠的和声框架。这就像盖房子有了现成的地基和骨架,你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雕琢旋律、歌词、节奏、音色和编曲等更具个性化的元素上。
  3. 历史的证明: 无数经典和流行的歌曲都建立在这些基础上,这自己就证明了它们作为音乐载体的强大力量。同样的进行,搭配分歧的旋律和处理,依然可以呈现出截然分歧的风格和情感。
  4. 高效沟通:乐队排练或即兴演奏中,提及一个常见的进行能迅速建立共同的音乐语言,提高效率。

正方认为,否定这些“万能”进行的价值是偏激的,它们是经过市场和时间双重检验的工具,合理利用它们,能赞助创作者更高效地表达。

反方辩手:过度依赖是创造力的慢性毒药!

反对方则对“万能”这个词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它具有极大的误导性,而过度依赖这些常见的进行,带来的弊病远大于益处。

他们会这样反驳:

  1. 导致同质化: 当所有人都使用相同的和弦进行时,音乐就会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辨识度。听众会感到厌倦,难以记住和区分分歧的歌曲。
  2. 限制创新: 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在于探索和突破。过度依赖已知公式会固化创作者的思维,让他们不敢或不肯测验考试新的和声色彩、连接方式,甚至探索调性以外的广阔天地。这会扼杀原创性和独特性。
  3. 忽视音乐的整体: 和弦进行只是音乐构成的一部分。一首歌曲的灵魂更在于其独特的旋律、节奏、音色、结构以及所传达的深层情感。脱离了这些,再“万能”的进行也无法打动人心。
  4. “万能”并非真正万能: 所谓的“万能进行”主要盛行于特定的西方调性音乐风格。在爵士、布鲁斯、古典、民族音乐等其他领域,和弦的使用和连接方式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根本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万能公式”。

反方强调,创作者应该勇于跳出舒适圈,挑战和弦使用的界限,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这才是通往真正艺术成就的道路。

现在,轮到你了——你站哪边?

听完了双方的观点,你有什么感受?在你的音乐学习、创作或欣赏经历中,你是否频繁地接触过这些所谓的“万能”和弦进行?它们对你而言,是得心应手的工具,是让你快速入门的向导,还是阻碍你探索更深条理音乐的枷锁?

你是否测验考试过有意避开它们,去构建完全分歧的和声序列?结果如何?你认为在流行音乐工业化生产的今天,这些“万能”进行是一定的高效选择,还是应该被警惕的创意陷阱?

请记住,这场争辩没有绝对的对错,它存在的价值在于引发我们对音乐理论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更灵活、更有创造性地运用或突破这些理论。重要的不是站队自己,而是理解背后的逻辑,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现在,是时候发出你的声音了!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你的创作经验、你站哪一边,或者你是否有更独特的视角?让我们一起,继续这场关于和弦“万能”与否的精彩争辩!

相关话题:
写歌   辩论   创造力   和弦进行   作曲   音乐创作   音乐理论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