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创作者来说,写出一段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已是不易,而要创作出同样抓耳、又能与主旋律和谐共存的副旋律,更是令人头疼。
你是否遇到这样的困境:脑海中有个模糊的旋律走向,填到和弦上却总感觉平淡无奇?
今天,我们要揭示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核心秘密:抓耳的副旋律往往与它下方支撑的和弦有着密切关系。 和弦不仅仅是配景,它们内部的结构、声部连接以及所暗示的紧张与释放,都在悄悄地为旋律提供了骨架、色彩和方向。理解和利用这些“隐藏的和弦秘密”,能极大地拓宽你的旋律创作思路。
假设你已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程、三和弦、七和弦、调式等),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索3个能赞助你写出更具吸引力副旋律的和弦运用技巧。
挂留和弦(通常是 Sus4 或 Sus2)通过用四度音或二度音“挂留”在三度音的位置上,暂时移除了和弦的“性格音”(即三度音决定大小调)。这制造了一种不稳定的、期待解决的听感。
挂留和弦自己就包含了一个“旋律动机”:从挂留音到三度音的解决。将旋律音落在挂留音上,会天然地发生一种张力;而当和弦解决到其惯例形态时,旋律也可以随之解决到三度音或其他目标音,从而与和弦的“呼吸”同步,制造出极具戏剧性和满足感的瞬间。副旋律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强调这种“张力 - 解决”的过程。
和弦进行 (C大调): Cmaj - Gsus4 - Gmaj - Cmaj (I - Vsus4 - V - I)
旋律示例 (相对音高): Sol ( over Cmaj ) Doh ( over Gsus4 ) Ti ( over Gmaj ) Doh ( over Cmaj )
解释: 在 Gsus4 和弦上,旋律音落在 'Doh' (对应 C大调的 C 音),这个音是 Gsus4 的四度音。当和弦从 Gsus4 解决到 Gmaj 时,旋律也从 'Doh' (C) 移动到 'Ti' (B)。这个 C 到 B 的半音下行,完美地契合了和弦中四度音(C)到三度音(B)的解决过程。副旋律通过强调和弦的挂留音和解决音,创造了一个流畅且有目的性的线条,听起来既有张力又自然。
转位和弦是指和弦的根音不在最低音,而是由三度音、五度音或其他音担任低音。这改变了和弦的“根基感”,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影响了和弦之间的低音声部连接(Bass Line)和整体的声部行进(Voice Leading)。
平滑的声部连接(尤其是低音声部)使得和弦进行听起来更加流畅和自然。副旋律可以利用这种流畅性,沿着和弦内部音的行进方向发展,或者与低音声部形成有趣的对比。转位和弦提供的分歧低音,为副旋律提供了分歧的“起跑点”或“落脚点”,使得旋律线条不至于总是在和弦根音上方盘旋,从而更具变革和方向感。
和弦进行 (C大调): Cmaj - G/B - Am - Fmaj (I - V6 - vi - IV) (注意 G/B 是 G大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低音是 B)
旋律示例 (相对音高): Mi ( over Cmaj ) Re ( over G/B ) Doh ( over Am ) Ti, La ( over Fmaj )
解释: 这个和弦进行中最抓耳的部分之一在于低音声部是平滑的下行:C - B - A - F。副旋律示例 (Mi-Re-Doh) 巧妙地与低音声部形成了平行或相似的下行趋势(E-D-C),尽管它们处于分歧的音区。当和弦进行到 Am (低音是 A) 时,旋律落在 'Doh' (C),C 是 Am 和弦的按弦音 (小三度)。当和弦进行到 Fmaj (低音是 F) 时,旋律可以落在 'Ti' 或 'La' (B或A),这些音是 Fmaj 的延伸音或经过音,与 F 的低音形成了新的关系。转位和弦使得低音有了旋律性,这种潜在的旋律性为副旋律提供了更多的“对话”或“跟随”的可能性,使其更加生动。
在三和弦或七和弦基础上增加九度(9th)、十一度(11th)、十三度(13th)等音,形成延伸和弦(如 Cmaj9, Dm11, G13)。这些延伸音为和弦增加了更丰富的色彩和更复杂的内部关系。
延伸音直接为旋律提供了新的“可用音”和“目标音”。在创作副旋律时,不再局限于基础三和弦或七和弦的组成音,而是可以大胆地使用和弦的九度、十一度或十三度。这些音往往带有独特的色彩(柔和、爵士、悬浮等),将旋律落在这些音上,可以立刻为副旋律注入独特的个性,使其区别于主旋律常用的音。
和弦进行 (C大调): Cmaj7 - Fmaj7 - Dm9 - G13 (Imaj7 - IVmaj7 - ii9 - V13)
旋律示例 (相对音高): Mi ( over Cmaj7 ) La ( over Fmaj7 ) Mi ( over Dm9 ) Mi ( over G13 )
解释: 在这个进行中,我们使用了多个延伸和弦。注意看 Dm9 和 G13。Dm9 的组成音是 D-F-A-C-E,其中 E 是它的九度音。G13 的组成音是 G-B-D-F-A-E,其中 E 是它的十三度音(也是九度音 A 的大六度音)。示例旋律在 Dm9 和 G13 上都使用了 'Mi' (E 音)。
在 Dm9 和弦下,'Mi' (E) 作为九度音,听起来柔和而富有爵士色彩。 在 G13 和弦下,'Mi' (E) 作为十三度音,听起来带有明亮、飘逸的张力。
副旋律通过使用这些延伸音,立刻获得了更独特的音色。这个简单的旋律音 'Mi' (E) 在分歧和弦下的作用和听感完全分歧,正是和弦的延伸音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和表示力。
这3个秘密只是和弦与旋律关系的一隅,但它们提供了一些立即可操作的技巧:
和弦与旋律是音乐创作的孪生子,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音乐的脸色。下次当你写不出抓耳的副旋律时,别只盯着旋律自己,向下看看你的和弦——也许隐藏的秘密,就在那里等你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