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热爱流行音乐创作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曾遇到这样的困境:脑海里有个不错的旋律片段,但配上基础的和弦进行后总觉得有些生硬?或者听着那些热门歌曲,感叹它们的和声怎么能如此丝滑、旋律怎么能那么抓人?
秘密武器之一,或许就在于“三和弦转位”。
别被这个听起来有点学术的词吓到,它其实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一个极其强大且实用的工具。掌握了它,你的和弦进行会更流畅,你的旋律能有更多可能性,你的歌曲也能更具专业度。
在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和弦进行往往是基于顺阶三和弦,好比经典的 I - IV - V - I
、vi - IV - I - V
、I - V - vi - IV
等。这些进行自己很好听,但如果总是使用原位(根音在最低)和弦,听感上可能会显得有些跳跃,尤其是在低音部分。
三和弦转位,简单来说,就是将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中的任意一个音放在最低音位置。这会直接影响和弦的听感重心和它与前后和弦的连接。
6
或 6/3
)。6/4
或 4/2
,三和弦常用 6/4
)。转位的核心作用在于:
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复杂的乐理公式,只需要掌握几个实用的原则,我称之为“转位口诀”。记住它们,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
口诀一:低音要“走”,不“跳”!—— 打造流畅的低音线
C大调 I - IV
(C和弦到F和弦),原位低音从 C 跳到 F (四度跳)。如果改成 I - IV6
(C和弦原位到F和弦第一转位),F和弦最低音是A。低音线酿成 C - A,是一个三度下行,比 C - F 听起来可能更柔和。I - V
(C到G),原位低音C到G(五度跳)。改成 I - V6
(C到G和弦第一转位,最低音B),低音线酿成 C - B,这是一个非常流畅的半音下行,非经常用!尤其是在 I - V6 - vi
(C - G/B - Am) 这种进行中,低音 C - B - A 的级进非常漂亮,是无数流行歌曲的基石(拜见后面的案例分析)。口诀二:旋律想“稳”,转位来“撑”!—— 为旋律提供更多和弦支撑点
口诀三:想“蓄力”,用“6/4”!—— 利用第二转位制造期待
I6/4 - V - I
)。例如 C大调的 C/G - G - C
。这里的 C/G
(C和弦最低音是G) 听起来就像一个挂留或预备,强烈导向后面的 G 和弦和最终的 C 和弦解决。这种用法能极大地增强结尾的稳定性。
I - V6/4 - vi
(C - G/D - Am),低音 C - D - E 的级进。这种用法相对少于终止式 6/4,但在特定情境下能增加变革。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你耳熟能详的歌曲,它们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转位的:
Adele - Someone Like You: 这首歌的和弦进行是 A - E/G# - F#m - D
(在A大调)。分析其低音:A - G# - F# - D
。注意第二个和弦 E/G#
,它是 E 和弦的第一转位 (E-G#-B),最低音是 G#。正是这个 E/G# (V6) 和弦,使得低音线从 A 到 G# 再到 F# 形成了一个流畅的级进下行 (A - G# - F# - D),这是这首歌标记性的忧伤而流畅的特点。
Jay Chou (周杰伦) - 青花瓷: 很多周董早期的歌曲都巧妙地使用了和弦转位和连接。例如,某些乐句可能出现 I - V6 - vi
或 vi - I6 - IV
这样的连接,使得原来简单的和弦进行听起来更有条理感和流动性,低音线的行走也增加了旋律性。
Pachelbel's Canon in D (及其衍生出的无数流行歌曲): 经典的卡农进行 I - V - vi - iii - IV - I - ii - V
或 I - V - vi - iii - IV - I - IV - V
(D大调:D - A - Bm - F#m - G - D - G - A)。虽然很多演绎不严格使用转位,但其强大的低音线(D-C#-B-A-G-F#-G-A 或 D-A-B-F#-G-D-G-A 的变体)很多时候就是通过原位和弦或其转位(尤其是 iii
和弦常以第一转位出现 iii6
)来实现的低音级进连接。许多流行歌曲沿用了这个进行,并进一步优化了转位的使用,使得低音线更加平滑。
这些例子都注解,转位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构成流行歌曲流畅感、旋律感和情感色彩的重要手段。
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真正掌握。测验考试以下练习:
I - vi - IV - V
(C大调:C - Am - F - G)。测验考试运用“低音要走,不跳!”的口诀,通过转位让低音线更流畅。例如,你可以测验考试 C - Am - F6 (F/A) - G
,低音线是 C - A - A - G
,后半部分低音平滑。或者 C - Am6 (Am/C) - F - G
(低音 C-C-F-G)。再或者 C - Am - F - G6 (G/B)
,低音线 C - A - F - B
,最后到主音 C 会非常有导向性。C
和弦原位,G
和弦第一转位,Am
和弦原位,C
或 Em
或 G
和弦原位/转位)。这是一种“反向”运用转位的方法,也非常有效。三和弦转位并非高深的学院派理论,它是服务于音乐表达、服务于流行歌曲流畅性和抓耳度的实用技巧。“低音要走,不跳”、“旋律想稳,转位来撑”、“想蓄力,用6/4”,记住这几个口诀,并在你的创作中大胆测验考试!
就像学习任何技能一样,掌握转位需要时间和练习。多听、多分析你喜欢的歌曲,尤其是它们的低音线和和声连接,你会在无数的流行金曲中发现转位的身影。然后,动手去写,去测验考试分歧的转位组合,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和弦进行变得更加自然、更加动听,你的旋律也因此拥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祝你在流行歌曲创作的道路上,写出更多属于你自己的“爆款”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