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
如果你点开了这篇文章,多半是因为心里揣着一个关于吉他的小梦想,或者已经在摸索弹唱的路上,正经历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和挑战。
也许,你心里藏着一首特其余歌。它可能是你的青春记忆,可能是某段感情的见证,也可能是某个偶像的经典旋律。你无数次想象,如果能亲手弹出它的每一个音符,让指尖在琴弦上跳跃,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为此,你问自己:我愿意付出什么?更直接地说,为了弹会这首歌,你愿意花多少钱?
作为一个比你早一步踏上这条路、而且磕磕绊绊走到了今天的“过来人”,我想告诉你,学吉他这事,钱确实是成本,但绝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学吉他真正的“成本”,藏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要你投入的东西里。
金钱:入门的门票,仅此而已
刚开始学吉他,钱是绕不过去的。我的第一把练习琴,几百块;后来换了把好点的,几千块。加上配套的琴弦、变调夹、节拍器、教材,如果报个线下班或者线上课,又是几百到几千不等。算下来,几千块钱的投入是基本的。这笔钱,就像是买一张进入吉他世界的门票。它必弗成少,但也仅仅是门票而已。
有了琴,有了教材,不代表你就能弹会那首歌。真正的挑战,此刻才刚刚开始。
非金钱的“成本”:那些磨砺你心志的时刻
还记得第一次按弦,指尖像被火烧一样疼吗?按一会儿就发麻,发木,甚至磨破皮。弹出来的声音不是清脆的和弦,而是嗡嗡的杂音,或者干脆是闷响。看着左手指尖一层层硬起来,结出茧子,右手拨弦拨得指甲缝里都是黑泥……这是身体的疼痛,是最初的“身体成本”。它告诉你,学吉他不是光靠想就行,得“肉体”力行。
然后是基础练习。枯燥!无比枯燥!日复一日的爬格子,左手像机器人一样在指板上机械移动,感觉和弹奏优美的旋律完全不搭边。C换G,G换Am,Am换F…… 最简单的和弦转换,初学时能卡得你怀疑人生。手指不听使唤,节奏乱七八糟,弹出来的和弦不是漏音就是打品。这种重复、单调、看不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过程,是对你耐心的巨大考验——这是“枯燥成本”。
无数次的弹错,无数次的卡顿,无数次地对照谱子和视频,发现自己弹得一塌糊涂。有时候,听到别人轻松流畅地弹奏,再看看自己磕磕巴巴的样子,那种挫败感会像潮流一样涌来。是不是我没有音乐天赋?是不是我不适合学吉他?那个想摔琴、想放弃的念头,会在某个练不下去的下午,或者某个指尖钻心疼的夜晚,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每一次和放弃念头的抗争,都是一种巨大的“心力成本”。
大部分练琴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六根弦。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只有自己的手指和耳朵。没有人告诉你弹得哪里欠好,哪里需要改进,也没有人及时给你鼓励。这种独自摸索、独自面对困难的“孤独成本”,对于渴望交流和认可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你得挤时间练习,可能是牺牲看剧的时间,可能是推掉朋友的饭局,可能是熬夜到很晚。一天抽出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更多。这不仅是时间的消耗,更是精力的投入。练琴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你需要反复琢磨,反复调整。这背后是你大脑的运转,是你意志力的消耗。
收获:远超金钱衡量的价值
但!但正是度过了所有这些疼痛、枯燥、挫败、孤独和付出,当你终于有一天,完整、流畅地弹出了心里那首魂牵梦萦的歌时……那种感觉,无与伦比!
你会发现,指尖的疼痛酿成了结实的茧子,枯燥的练习让手指变得灵活,无数次的挫败感铸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孤独的练习让你更专注,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开出了最美的花。那一刻,歌声从你的指尖流淌出来,和你内心的情感完美契合,仿佛你和这首歌融为了一体。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造诣感,是什么金钱都买不来的!
而且,弹会一首歌只是开始。你会发现,你的乐感变好了,耳朵更敏锐了,手指越来越灵活,对音乐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吉他会成为你表达情绪、宣泄压力的方式,成为你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的新工具。更重要的是,你通过这个过程,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持不懈、如何从小小的进步中获得快乐——这是一种自我disciplines(自律)和自我认可能力的提升,是比任何吉他技巧都更名贵的财富。
所以,学吉他真正的“成本”是什么?
回过头看,学吉他那几千块钱的投入,真的只是整个过程的冰山一角。学吉他真正的“成本”,不是你掏了多少钱,而是你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耐心、多少时间、多少精力,以及最重要的——你为了弹会心中那首歌,愿意蒙受多少痛苦和挫败,而且依然选择坚持下去的决心。
这笔“成本”,换来的是你对音乐的掌控感、自我表达的出口、克服挑战的造诣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强大的内心和更丰富的生命体验。这些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给正在路上或准备动身的你一些建议:
弹会那首歌,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的,将远不止会弹一把吉他这么简单。它会教会你,什么是真正的热爱和坚持,什么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愿你我在音乐的道路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