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成年人学吉他太晚了?是不是总听到“小孩子学东西快”、“大人脑子硬”的说法,让你望而却步,或者学到一半就想放弃?
确实,一提到学习乐器,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孩童时期。
似乎音乐天赋和学习能力都与年龄紧密挂钩。但今天,我们要揭开成年人学习吉他的真实面貌,告诉你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真相。
成年人学吉他,难,但难点也许和你想象的纷歧样。让我们来一一揭秘。
真相一:年龄并非主要障碍,成年人有独特的理解力和自律性优势
很多人觉得年龄越大,学习新技能越难,尤其是精细动作和记忆力。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但并非故事的全部。成年人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孩童那样“海绵式”吸收,但我们拥有孩童无法比较的优势:强大的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成熟的自律性。
孩子们可能需要通过大量重复来记住指法和乐理,而成年人可以通过理解和弦的构成、音阶的规律、乐曲的结构来更快地触类旁通。我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按弦、为什么这个和弦听起来是快乐的、那个是忧伤的。这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能让进步更扎实、更有效率。
此外,成年人通常目标更明确,学习动机更强烈,而且拥有规划时间和执行计划的自律性。我们可以为自己设定实际可行的学习目标,支配固定的练习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5分钟),并更理性地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困难,因为我们知道这是通往目标的必经之路。
应对策略: 充分利用你的成年人优势。不要死记硬背,测验考试理解乐理知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明确你的学习目标(想弹唱?想演奏?),让目标驱动你的学习动力。
真相二:最大的困难不是技巧,而是时间和耐心管理
很多初学者会担心自己手指不灵活,按弦会疼,或者觉得某些技巧太难学。这些技术上的困难确实存在,但对于成年人来说,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导致放弃的,往往是时间和耐心的缺乏。
成年人的生活被工作、家庭、社交等各种责任填满。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练习,是最大的难题。碎片化的时间如何高效利用?如何在一天的疲惫后仍然拿起吉他?这考验的是时间管理能力。
而耐心则是另一个巨大的考验。吉他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进展可能非常缓慢。从按一个和弦按不响,到顺利切换两个和弦,再到弹奏一首简单的歌曲,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瓶颈期,会感到沮丧,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天赋。如果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等待量变引起质变,很容易在黎明前的黑黑暗选择放弃。
应对策略: 重新审视你的时间表,找出可以固定用于练习的“吉他时间”,哪怕是每天睡前20分钟。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每周或每天完成一点点。管理好你的预期,接受进步不是线性的事实。在遇到瓶颈时,寻求老师或同伴的赞助,或者测验考试一些新的练习方法来突破。
真相三:初期的挫败感远比想象中大,但可以克服
学习吉他的初期,确实是挑战与挫败感并存的阶段。手指会疼,指尖会起茧;按出的和弦总是会“打品”(发出嗡嗡声);在分歧和弦之间切换时,手指像打了结一样慢;想弹的旋律,手指却不听使唤。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让人发生强烈的挫败感:“我怎么这么笨?!”
这种挫败感,对于习惯了在自己擅长领域游刃有余的成年人来说,打击可能尤其大。孩子们可能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缓慢进步,但成年人有时会因为自尊心或急于求成而难以忍受这种“愚笨”的状态。
应对策略: 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初期的挫败感是每个吉他学习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必须经历的“必经之路”。不要将它视为你缺乏天赋的证据,而是一个正常的学习信号。其次,设定非常非常小的目标,好比今天只需要按响C和弦;明天只需要顺利地在C和弦和G和弦之间切换一次。每达成一个小目标,都要给自己积极的肯定和奖励。记录下你的点滴进步,好比手指老茧变厚了,或者某个和弦按得越来越好了,这些都是你坚持的证明。最后,找到学习的乐趣,可以是弹奏你喜欢的某首歌的片段,或者和朋友一起练习,让兴趣成为克服挫败感的最大动力。
总结:
成年人学习吉他,确实有它的挑战,但这些挑战并非弗成逾越,更不是因为你“太老”或“没天赋”。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和耐心,以及如何理性地面对和克服初期的挫败感。
别让年龄成为你追逐音乐梦想的借口。你的理解力、自律性和明确的目标,都是你最名贵的财富。认清这些真相,制定合理的计划,坚持连续的练习和积极的心态,你完全可以在吉他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造诣感。现在开始,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