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能坚持弹吉他的人,骨子里到底差了点什么?(反向思考)》

能坚持弹吉他的人,骨子里到底差了点什么?(反向思考)

弹吉他,是多少人心中的美好梦想?从指尖触弦的那一刻起,仿佛就与浪漫、与自由挂上了钩。

然而,这条充斥向往的道路上,却挤满了迟疑满志的启程者,最终能坚持弹下去、弹得好的人,却如同金字塔尖上的少数派。

我们经常将原因归结于“天赋”,认为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天生就对音乐敏感,手指灵活。但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个“反向思考”:那些能坚持弹吉他的人,骨子里到底差了点什么?

他们“差”的,也许是没有那种对困难的过度畏惧感。

新手期,爬格子、按和弦、指尖疼痛、双手不协调……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随同着大量的重复和枯燥。很多人在面对第一道坎时就打了退堂鼓,认为“我果然不是这块料”。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他们骨子里似乎“缺”了一份对这些“拦路虎”的放大和恐惧。他们不是不觉得难,而是不让困难吓跑自己,不把暂时的不顺视为绝境,而是看作通往下一阶段的必经之路。他们“差”的,是没有被困难压垮的懦弱。

他们“差”的,是没有那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

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的演奏视频,很容易让人发生“速成”的错觉。当现实中日复一日的练习却只换来磕磕巴巴的几个音符时,很多人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而能坚持的人,他们“差”的,是没有那种期待一夜成名的浮躁。他们懂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享受的是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哪怕每天只前进一小步,也足以让他们感到满足。他们不会因为短期内看不到“巨大结果”而轻易放弃。他们“差”的,是没有那种急功近利的短视。

失败和挫折,在他们这里也“吃不开”。

弹错音、节奏乱、怎么练都练欠好某段乐句……学习过程中充斥了各种小小的失败。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失败积累起来,就酿成了“我弗成”的证据。但能坚持的人,他们似乎天生就“缺”了一点对这些失败的过度敏感和过度解读。他们不会过度放大错误,不会让一次次的失误打击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他们能很快地从失败中走出来,甚至从中学习,调整方法,重新开始。他们“差”的,是没有那种一蹶不振的软弱。

那么,他们“多出来”的,反而是些什么呢?

他们“多出来”的,是近乎偏执的自律性与习惯养成。

光有热爱不足,坚持更是一种习惯。那些弹得好的人,往往不是靠灵感爆发才去练琴,而是将练习融入日常生活,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他们不需要每天都充斥激情,但他们懂得在规定时间坐下来,即使只练半小时。这份强大的自律性,是很多人羡慕却难以企及的特质。

他们“多出来”的,是对音乐纯粹而深层的热爱。

比起“学会一项技能”或“在朋友面前炫耀”,能坚持下去的人,往往对音乐自己有着更深刻、更持久的热爱。吉他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他们表达情感、放松心情、探索世界的伙伴。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抵御枯燥和困难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他们“多出来”的,是有效的学习策略与目标分解能力。

坚持并非蛮干。能连续进步的人,往往懂得如何学习。他们会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好比今天搞定一个和弦转换,明天练熟一段音阶。他们也善于寻找资源,请教老师,或与其他琴友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让学习过程更有效率,也更有乐趣。

归根结底,那些能坚持弹吉他的人,他们骨子里“差”的,并非作为人的普通情感或天赋,而是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心理累赘和不良习惯:差了对困难的过度恐惧,差了对速成的幻想,差了对失败的过度计较。而他们“多出来”的,则是促使他们赓续前行的积极心态、坚韧品格和有效方法。

所以,如果你正在学习吉他,或者任何一项需要历久坚持的技能,不妨反思一下:我骨子里“差”了那些能坚持的人所“差”的吗?我是否也被恐惧、浮躁、软弱所困?而我又能“多出”些什么来武装自己?

坚持,不是天赋的专利,而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和能力。找到你真正“缺失”的那些阻碍,然后努力去“多出”那些真正有益的特质,或许你也能成为金字塔尖上的那少数人。



相关话题:
抗挫能力   心态建设   反向思考   习惯养成   坚持的力量   音乐之路   吉他学习   学习方法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