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练了等于白练?吉他基本功最容易踩的坑,你中招了吗?》

练了等于白练?吉他基本功最容易踩的坑,你中招了吗?

嘿,哥们姐们儿,玩吉他挺久了吧?每天抱起琴,爬爬格子,练练和弦转换,弹弹音阶,感觉自己挺用功的。

结果呢?总觉到手指还是不足灵活,换和弦老是卡壳,音阶弹起来磕磕绊绊,跟大神们的顺滑流畅压根儿没法比。心里那个郁闷啊,是不是觉得自己练了等于白练?

别急,你不是一个人!太多太多吉他喜好者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甚至可能就在踩着一些不自知的坑。你以为自己在努力,殊不知,努力的方式错了,效果可能真的大打折扣。来来来,看看这些基本功练习中最容易掉进去的陷阱,你有没有中招?

坑一:身体僵硬,姿势纰谬,肌肉紧张

练琴不是受刑,放松是王道!很多人练爬格子(Chromatic Exercise)或者音阶的时候,肩膀耸着,手腕弯着,手指像鸡爪一样勾着,全身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你想想,肌肉都紧张了,手指怎么可能灵活得起来?别说速度了,弹一会儿就累得弗成。这种姿势纰谬、过度紧张的练习,不仅效率低,还可能导致手腕疼痛甚至劳损。你的手指在和紧张的肌肉较劲,而不是专注于发力点和精准度,这不就是空费力气吗?

坑二:只追求速度,忽略节奏和音色

看到别人风驰电掣地弹音阶、爬格子,心里那个羡慕啊,于是自己也卯足了劲儿往快了弹。结果呢?音符模糊不清,节奏忽快忽慢,甚至很多音都没按实。练音阶、爬格子是为了锤炼手指自力性、协调性和精准度,同时建立对时间和音色的感觉。如果你只管快,弹出来的都是一堆“糊”音,节奏一塌糊涂,那这样的练习,除了让你手指动得快点(可能还是不规范地快),对你的节奏感、音色控制没有任何赞助。弹奏的音乐性从何谈起?快而无质,等于白练!

坑三:缺乏系统性,想到哪儿练到哪儿

今天看个视频,练练这个小技巧;明天听首歌,扒个和弦;后天心血来潮,爬两圈格子。练习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基本功练习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有针对性。好比,你的和弦转换不流畅,是因为按弦不实还是手指到位慢?是特定几个和弦难还是所有和弦都慢?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制定计划,每天固定练习哪些和弦组合,用什么方法练。漫无目的的练习,就像大海捞针,你投入了时间,但效率极低,很多时候都是在重复低效动作。

坑四:无视节拍器,节奏一团糟

节拍器是吉他手最好的朋友(虽然有时候听起来有点烦)。练基本功,尤其是爬格子、音阶、和弦转换,不消节拍器简直是灾难!你可能觉得自己弹得挺有节奏,但一开节拍器就露馅儿,不是抢拍就是拖拍。音乐的核心之一就是节奏,如果你的基本功练习没有建立在稳定的节奏基础上,将来弹曲子时就会发现处处是问题。和弦转换快慢不均,音阶弹得磕巴,这些都跟节奏不稳有关。离开了节拍器,你的“快”可能是虚假的快,你的“稳”可能是错觉的稳。这样的练习,练得再多,节奏感也很难提升。

坑五:不知道练习的目的,只机械重复

老师让练爬格子,就每天机械地从第一品爬到最后一品;书上说练和弦转换,就死记硬背几个转换顺序。但你有没有想过,练爬格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锤炼手指的自力性?是为了熟悉指板?是为了训练同等力度和时值的发音?练和弦转换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手指记忆形状?是为了预测下一个和弦提前准备?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动作,不知道自己通过这个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就无法调剂发力,无法关注细节,无法体会进步的关键点。练习酿成了没有灵魂的体力活,效果自然微乎其微。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膝盖有点疼?别灰心,认识到问题是改变的第一步。基本功不是练了就好,关键是怎么练。你的练习真的有效吗?是时候停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练琴习惯了。问问自己:我的姿势对吗?我用节拍器了吗?我练的是什么,为什么练它?我只追求速度了吗?

别急着找“速成秘籍”或“灵丹妙药”,有时候,放慢速度,调剂方法,比一头扎进去拼命练要重要得多。想想看,如果你的练习方式自己就有问题,练得越多,是不是反而可能巩固了毛病呢?那么,你的下一次练琴,是盘算继续埋头苦练,还是会先思考一下,怎么练才更有效?



相关话题:
吉他节奏训练   弹奏技巧提升   基本功训练瓶颈   吉他练习误区   手指独立性   乐器学习方法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