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弹吉他的人都曾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我按弦总是嗡嗡响?为什么音色总是脏脏的,带着恼人的杂音或酿成了闷音?你可能怀疑是琴有问题,是不是弦太旧了,或者吉他该调了?但事实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杂音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你的琴,而是你按弦的手指!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打击,但同时也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你自己身上,而且只需要掌握几个看似微小,实则关键的手指『小动作』,就能让你的音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杂音从何而来?你的手指『犯』了哪些错?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根源。吉他按弦发生杂音,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核心的手指错误:
按弦位置纰谬:品格中央 vs. 品丝旁边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人习惯把手指按在两个品丝之间的正中央位置。这样做的问题是,弦需要更大的压力能力被牢牢压在品丝上发出干净的声音。而且即使压住了,弦在品格中央的震动也容易碰到品丝,发生打品的嗡嗡声。 正确的『小动作』: 将你的指尖尽量靠近要按的那个品丝(靠近音孔的那一边)。好比,你要按第三品,就把手指按在第三品品丝的旁边。这样做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能将弦牢牢压住,而且弦的有效震动长度起点清晰,不容易发生杂音。
手指不足“立”:触碰到相邻弦 如果你按弦时手指是平平地“趴”在指板上,那么你的指肉很可能触碰到了相邻的弦,导致这些弦发出了闷音或杂音。尤其是在按跨度小的和弦或琶音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正确的『小动作』: 尽量让你的按弦手指坚持弓形(像一座小拱桥),指尖立起来,用指尖的肉垫的最前端、最坚实的部分去触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指肉触碰到不该碰的弦。
按压力量不足或不均匀 如果你按弦的力量不足,或者虽然按了但力量不均匀,弦就没有被完全、牢固地压在品丝上。当拨动这根弦时,它会因为没有被充分压死而在品丝上“跳舞”,从而发生嗡嗡的杂音。 正确的『小动作』: 在担保手指位置和角度正确的前提下,用“刚刚好”的力量去按弦。这个力量需要足够大,能让弦发出清晰、不打品的音色,但又不克不及太大,以免手指过度疲劳或导致音高偏高。找到这个“刚刚好”的感觉需要练习,通常是感受到指尖下方指板的硬度即可。
那个解决90%杂音的『小动作』到底是什么?
正如你所见,那个关键的『小动作』并非单一动作,而是上述三个关键点的结合:
用立起来的指尖,以恰到好处的力量,精准地按在靠近品丝的位置。
这三点是相互关联、缺一弗成的。手指立起来能力避免碰到相邻弦,指尖前端才方便靠近品丝,而只有位置对了,才不需要用蛮力,也能轻松按实。
把『小动作』应用到具体和弦
让我们拿几个常见和弦来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这个『小动作』:
如何练习掌握这个『小动作』?
掌握『小动作』后的变革
一旦你真正掌握了这个按弦的『小动作』,你会惊喜地发现:
所以,别再盯着你的吉他叹气了!那些恼人的杂音,很可能只是你的手指在向你“抗议”——你没有给它们正确的指示。花点时间,认真练习这个手指的『小动作』,告别杂音,让你的吉他焕发新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