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他喜好者,我们总是在寻找更高效、更有趣的学习方法。
最近,一些教程或学习资料中出现了一个听起来颇为新奇的概念——“吉他手指对应的字母”。它声称能赞助初学者更快入门、记住指法。但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标记方式,究竟是革新了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还是仅仅是一个营销噱头,甚至可能给初学者带来误导?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深入探讨一番。
五花八门的“手指字母”:它到底指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吉他手指对应的字母”并非一个统一的尺度概念。在吉他领域,确实存在用字母代表手指的尺度标记,那就是古典吉他右手拨弦的指法:P代表拇指(Pulgar)、I代表食指(Indice)、M代表中指(Medio)、A代表无名指(Anular)。这是国际通用的标记。然而,当下一些非传统的教程或学习体系中,可能会出现将左手(或右手)手指用其他字母(例如A, B, C, D,或者1=A, 2=B等)进行代号标记。这些非尺度的“手指字母”系统出现的配景,往往是为了简化教学,尤其是在针对儿童或完全没有乐理、识谱基础的初学者时,希望通过更直观或更少的符号来辅助记忆和练习。
“创新”的视角:它可能带来的好处
支持使用“手指字母”(尤其是指非尺度系统)的观点认为,这种方式对于特定人群和特定学习阶段具有积极作用。例如:
“误导”的担忧:潜在的风险与局限
然而,对于“手指字母”概念,尤其是那些非尺度的系统,很多吉他学习者和教师表达了担忧:
资深玩家这样看:平衡与取舍
我们就此采访了一些资深吉他手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的观点普遍比较中肯和理性。
一位经验丰富的吉他教师表现:“尺度的右手PIMA标记是必须掌握的,因为它是通用的。至于非尺度的‘手指字母’,我认为它不是主流、也不是必备的学习内容。如果某个教学体系将其作为极早期、极临时的辅助手段,好比针对五六岁完全零基础的孩子,用来做非常简单的手指游戏,或许可以考虑。但必须明确告诉孩子,这只是个临时代号,我们最终要学习尺度的数字和字母(PIMA)标记。一旦进入稍微复杂的练习,就必须立即过渡到尺度记谱。”
另一位指弹演奏家兼教师补充道:“在指弹入门阶段,有时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简单的拨弦模式,老师可能会口头或用临时符号强调‘拇指弹弦6,食指弹弦3’之类的,这是一种临时的教学手段。如果把这种‘代号’系统化为一套‘手指字母’,它的价值非常有限。它不能取代对弦、品、指法的尺度理解。我更倾向于让学生尽早熟悉Tab谱和简单的指法标记,那才是吉他世界的通用语言。”
他们一致认为,“手指字母”绝不能取代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取代尺度六线谱或五线谱(包含指法标记)的阅读能力。它充其量只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辅助工具或过渡手段,而且其有效性取决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以及学习者能否顺利地放弃它并转向尺度方法。
总结与建议:理性看待,回归基础
综合来看,“吉他手指对应的字母”——特别是那些非尺度的系统——并非吉他学习领域的重大创新,更不是通用的学习方法。它可能在极特定的情境下(如针对非常年幼的初学者进行超基础的手指启蒙)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存在,但其潜在的误导性和与尺度体系的冲突不容忽视。
对于广大吉他喜好者,尤其是希望系统学习并能演奏更广泛曲目的人来说,我们建议:
吉他学习没有真正的捷径,理解和运用通用的乐谱及指法标记,建立扎实的基础,才是通往更广阔音乐世界的康庄大道。“手指字母”或许可以作为路边一块指示特定方向的临时路牌,但绝不是你应长期依赖的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