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好,我是老李。
今天要跟人人聊聊我这把老骨头和吉他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我从一个指弹狂热分子,转酿成弹唱喜好者的心路历程。说“血泪史”有点夸张,但真的是一把辛酸泪啊!
想昔时,我也是个文艺青年,被Andy McKee、押尾光太郎这些大神迷得五迷三道。觉得指弹简直是吉他的终极形态,一个人就能弹出一个乐队的感觉,酷毙了!于是,我开始了疯狂的指弹练习之路。
每天至少四个小时,练爬格子,练泛音,练各种复杂的技巧。琴弦都磨断好几套,指甲也磨得不成样子。为了练好一首曲子,我可以连续练习几个月,甚至半年!有时候,练到手指都抽筋了,脑袋嗡嗡的,也舍不得停下来,总觉得再坚持一下就能突破。
可是,练了这么多年,我发明我遇到了瓶颈。技巧是越来越熟练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指弹是很炫技,也很能展现吉他的魅力,但听的人真的不多。每次我在朋友面前秀一段复杂的指弹曲,他们听完之后,要么一脸茫然,要么就说:“哇,好厉害,但我听不懂。”
这种感觉真的很 frustrating!我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只能获得一些外面的赞叹,没有真正的共鸣。我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练了这么多年,都是在做无用功吗?
转机涌现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那天,我看到一个朋友抱着吉他,随意地弹唱着几首老歌。他的技巧并不高超,甚至还有些生涩,但他却能带动全场的气氛,人人一起跟着哼唱,一起回忆往事。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音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技巧,更在于情感的表达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开始考试考试弹唱。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不习惯。一边抚琴,一边唱歌,感觉手脚都不协调。并且,我的嗓子条件也欠好,唱出来的歌总是跑调。但我没有放弃,我开始慢慢练习,一点一点地改进。
慢慢地,我发明弹唱的乐趣远远跨越了指弹。我可以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音乐中。并且,弹唱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每次我在弹唱的时候,看到人人跟着我一起唱歌,一起欢笑,一起感动,我都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空费。
现在,我依然会练习指弹,但更多的时候,我会选择弹唱。指弹可以满足我的技术追求,而弹唱则可以满足我的情感需求。我并不否认指弹的价值,它仍然是一种异常优秀的吉他演奏形式。但我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偏向才是最重要的。
指弹就像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需要细细品味能力领略其中的奇妙;而弹唱则像是家常便饭,简单却温暖人心。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曾经在指弹的途径上迷失偏向,不妨考试考试一下弹唱。或许,你会发明一片新的天地。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深耕指弹,只要你觉得快乐,那就是最好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探索,不要局限自己,让音乐成为你生活中最美好的陪伴!勇敢考试考试!探索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