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经常看到朋友圈有人兴致勃勃地买了吉他,晒了几张照片,然后就没了下文?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一位“前功尽弃”的自学吉他喜好者?
为什么很多人自学吉他总是卡在某个阶段,要么手指疼得受不了,要么练了很久也只会几个简单的和弦?其实,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了你的“起手式”上!
我见过太多人一拿到吉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扒歌、学和弦,恨不得一天之内就能弹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这种热情固然可贵,但缺乏正确的引导,只会让你在毛病的途径上越走越远。
90%自学吉他的人都忽略了这个至关重要的“起手式”,它不是让你立刻学会炫酷的技巧,而是奠定你未来学习的基础——正确的握姿与基础乐理知识。
一、正确的握姿:地基打牢,能力盖高楼
想象一下,盖房子如果地基不稳,再漂亮的楼房也会摇摇欲坠。吉他也是一样,毛病的握姿不仅会让你手指疼痛、效率低下,还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演奏问题。
我刚开始学吉他的时候,也是急于求成,握姿非常不标准,结果练了两个星期,手指疼得都抬不起来。后来我专门找了一位吉他老师,纠正了我的握姿,才感觉豁然开朗,进步也更快了。老师其时就说:“握姿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基础乐理知识:理解音乐,能力发明音乐
很多人觉得乐理枯燥乏味,只想直接学和弦、扒歌。但如果你连音阶、调性、节奏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不了解,就像一个文盲在读文章,只能照猫画虎,无法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
不要害怕乐理,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你可以从最简单的乐理知识入手,好比音符的时值、拍号、音程等等。网上有很多免费的乐理课程,或者你可以找一本适合初学者的乐理书。
三、简单的节奏练习:培养乐感,提升控制力
很多初学者忽略了节奏练习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按对和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再复杂的和弦也只是噪音。
你可以从最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练习各种分歧的节奏型。可以使用节拍器来赞助你坚持稳定的节奏。每天坚持练习15-30分钟,你会发现你的乐感和控制力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总结:
自学吉他并非难事,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起手式”。不要急于求成,花一些时间来纠正你的握姿,学习基础的乐理知识,练习简单的节奏,打好坚实的基础,你能力在吉他的途径上走得更远。记住,慢就是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