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老师,一名教吉他十多年的“老琴匠”。
这些年,送孩子来学吉他的家长络绎一直,但让我忧心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学吉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想让孩子“一年速成小天才”。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小孩子学琴的真相,希望我的经验能赞助你们。
真相一:不存在“速成”,学习需要时间积累!
别信那些“三个月入门”、“一年变大师”的鬼话!吉他是一门需要历久积累的技能。练琴就像盖房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音阶、和弦、节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孩子们天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更需要反复练习能力掌握。我教过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孩子小明,他确实比其他孩子学得快,但每天的练习时间也跨越一个小时。即使天赋异禀,没有勤奋的练习,也无法真正掌握吉他。所以,请家长们做好历久抗战的准备,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成长。
真相二: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吉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见过太多孩子是被父母逼着来学琴的,他们对吉他毫无兴趣,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吉他学习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手指磨出水泡、长时间的练习、遇到瓶颈期的挫败感……如果没有真正的兴趣,孩子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在决定让孩子学吉他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是否真的喜欢。可以带孩子去听音乐会、看吉他演奏视频,或者让孩子测验考试弹奏几下,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表示出明显的抗拒,就不要强求。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比什么都重要。 强扭的瓜不甜,勉强学习只会让孩子对音乐发生厌恶。
真相三: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孩子的努力才是关键!
好的老师能赞助孩子打好基础、掌握正确的技巧、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但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真正能让孩子进步的,是孩子自身的努力。 练琴是枯燥的,需要孩子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我见过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琴行就万事大吉,以为只要有老师教,孩子就能自动学会。这是大错特错!孩子在家练琴的时候,家长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监督,赞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特别是初学阶段,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
真相四:胜利的案例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
确实,我教过的学生中,也有一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好比加入竞赛获奖、考过专业等级考试等等。但这些胜利的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练习,是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 我曾经有个学生小红,她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手指非常疼,经常练到哭。但她没有放弃,每天坚持练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的胜利,不是因为她天赋异禀,而是因为她的坚持和努力。不要只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要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 胜利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给家长们的建议:
最后,我想说,学吉他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小天才”,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喜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希望家长们能理性看待,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