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晓,一个曾经的音乐艺考生。
说“曾经”,是因为那段声嘶力竭、指尖磨破的日子,已经像电影胶片一样,封存在了我的记忆盒子里。回想起当初,我对音乐的热爱,就像夏日午后的阳光,炽热而充满希望。从小,我的世界就被音符填满,钢琴、吉他、歌唱,每一个音符都像是我的朋友,诉说着我的喜怒哀乐。艺考,在我眼中,是通往理想音乐殿堂的唯一路径,是梦想实现的入场券。
记得高一下学期,我正式踏上了艺考之路。那时,我的生活被切割成两半:一半是文化课,为了不掉队;一半是专业课,为了梦想。早晨六点起床练声,晚上十一点还在琴房里磨练技巧。周末更是完全被专业课占据,钢琴老师严厉的指导,声乐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还有乐理老师反复强调的和声与配器,每一堂课都像是一场战斗,耗尽我的精力和体力。
备考的日子是枯燥且高压的。我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基本功练习,手指在琴键上跳跃,嗓子在音阶中嘶哑。为了加入集训,家里东拼西凑拿出了一笔钱,每一分钱都承载着父母沉甸甸的期望。我不敢懈怠,不敢生病,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压力如影随形,像是繁重的枷锁,压得我喘不过气。有时,我会偷偷地躲在琴房的角落里哭泣,质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能力。
更让人焦虑的是文化课。艺考生的文化课成就普遍偏低,要在短时间内补上落下的功课,简直是天方夜谭。我拼命地啃书本,做习题,甚至牺牲了睡眠时间,但成就依然没有明显的提升。看着文化课老师失望的眼神,我更加感到愧疚和无助。
艺考的日子,也是孤独的。身边的朋友们都在为高考做准备,而我却在为艺考奔忙。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深。我经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练琴,一个人面对着无尽的压力。
终于,艺考来临了。我满怀忐忑地走进考场,在聚光灯下完成了我的表演。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释放,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然而,成就公布的那一天,我却跌入了谷底。我落榜了。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梦,突然被无情地撕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遍又一遍地查看着成就单,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但残暴的现实告诉我,我失败了。我曾经以为艺考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道路,但现在,这条道路却被无情地堵死了。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没有出门。我不吃不喝,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走这条路。
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我慢慢地走了出来。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重新思考艺考的意义。我发现,艺考虽然没有让我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但它却给了我很多名贵的财富。它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面对挫折,学会了永不放弃。
更重要的是,艺考让我更加热爱音乐。虽然我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家,但我依然可以在生活中享受音乐的乐趣。我可以组建乐队,可以加入演出,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不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生命中弗成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回想起来,艺考并不仅仅是梦想的破灭,也是另一种人生的开始。它让我明白,人生有很多条道路,纷歧定非要走别人为你设定的那一条。即使失败了,也要勇敢地面对,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当然,我也看到过很多通过艺考改变人生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小A,家庭条件很普通,但她凭借着对声乐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考上了一所顶尖的音乐学院。卒业后,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老师,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点亮了无数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对她来说,艺考无疑是逆袭人生的加速器。
所以,音乐艺考,究竟是梦碎的起点,还是逆袭人生的加速器?我认为,答案因人而异。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是一场残暴的淘汰赛,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结果如何,艺考都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次名贵的经历。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即使最终没有胜利,也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因为音乐的道路永远向我们敞开。
如今,我依然会弹琴唱歌,依然会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艺考的经历,让我更加成熟,也更加坚强。它教会了我,即使梦想破灭,也要勇敢地面对,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而音乐,永远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