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乐理无用论?先搞懂这100个知识点,再来Battle!》

乐理无用论?先搞懂这100个知识点,再来Battle!

“乐理无用论”的声音,在音乐圈里就像广场舞大妈的音响一样,震耳欲聋,挥之不去。

不得不认可,乐理书上的蝌蚪文,干巴巴的术语,确实容易让人昏昏欲睡,觉得和创作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各位“无用论”的拥趸们,你们真的理解了乐理是什么吗?还是只是被它枯燥的外表吓退了?

我们不妨先放下“无用论”的旗帜,扪心自问:如果乐理真的毫无价值,为什么几百年来,无数音乐大师,从巴赫到贝多芬,从披头士到周杰伦(好吧,周杰伦可能没系统学过乐理,但他的音乐直觉堪比教科书),都在用自己的作品默默地遵循(或打破)乐理的规则?

别急着反驳,我不是说不懂乐理就不克不及创作。但就像不懂语法也能说话,但要写出精妙的文章,语法是基础。同理,乐理就是音乐的语法,它能帮你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情感和表达方式。

现在,让我们从《乐理必背100个知识》中挑选几个重量级选手,来狠狠地打脸“乐理无用论”!

知识点一:和声进行的原理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歌听起来特别抓耳吗?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巧妙的和声进行。好比,卡农进行(I-V-vi-iii-IV-I-IV-V),从帕赫贝尔的《卡农》到无数流行歌曲(包含但不限于《Don't Stop Believin'》),都在反复使用。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写!” 但你真的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吗?了解和声进行的原理,你能力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更丰富、更有条理感的音乐。否则,你可能只是在无意识地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识点二:分歧调式的情感表达

大调欢快,小调忧伤,这是最基本的调式常识。但你知道弗里吉亚调式(Phrygian)那种神秘、压抑的感觉吗?你知道利底亚调式(Lydian)那种飘渺、空灵的气质吗?学习分歧调式,就像拥有了更多的色彩,可以让你在创作中表达更细腻、更复杂的情感。想象一下,如果你只知道用大调写歌,你的音乐世界将会多么单调!《Everything I Wanted》采取小调,营造出压抑的氛围,突显了内心挣扎。这种情绪的精准表达,离不开对调式特性的深刻理解。

知识点三:曲式结构的逻辑

为什么有些歌听一遍就记住了,而有些歌听十遍还是记不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曲式结构是否清晰合理。从最简单的二部曲式(AB),到复杂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曲式结构决定了音乐的展开方式和逻辑。好比,周杰伦的《以父之名》,虽然看似随意,但其实严格遵循了歌曲的曲式结构,主歌、副歌、桥段的支配都恰到好处,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旋律。如果你连曲式结构都不懂,你的创作可能会酿成一锅乱炖,让人摸不着头脑。

知识点四:节奏与律动

很多人认为节奏是天生的,但优秀的音乐家同样需要了解和掌握节奏的乐理。好比切分音、附点节奏、三连音等等,这些节奏的变革可以为音乐注入活力和趣味。试想一下,如果一首歌曲从头到尾都是一成不变的四分音符,是不是会让人觉得乏味?了解节奏的原理,能力更好地控制音乐的律动,让你的作品更具感染力。

有人说:“乐理限制了我的创造力!” 我只能说,那是你没真正掌握乐理。乐理不是镣铐,而是翅膀,它能让你飞得更高、更远。不懂乐理的创作,就像盲人摸象,只能凭感觉,而懂乐理的创作,就像拥有了地图,可以有目的地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

所以,别再轻易否定乐理的重要性了。花点时间,啃掉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识点,你会发现,乐理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精彩。当你真正理解了音乐的语法,你能力自由地表达你的音乐思想,创作出真正属于你的作品。现在,搞懂这100个知识点,再来Battle,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音乐王者!

相关话题:
乐理知识点   驳斥无用论   乐理重要性   音乐创作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