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好,我是小明的妈妈,一个在孩子学吉他这件事上摔过跟头的“过来人”。
当初我也是被“3个月速成吉他”、“轻松学会弹唱”之类的广告忽悠得团团转,满心期待着孩子能摇身一变,成为舞台上闪耀的吉他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
3个月速成?时间成本你算过吗?
别看广告里说得天花乱坠,什么“独家秘籍”、“快速入门”,实际上,3个月要速成吉他,根本就是空中楼阁。先不说孩子的手指力量和协调性需要时间锤炼,光是乐理知识的入门,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当初给孩子报了个所谓的“速成班”,一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结果呢?前两周都在学怎么握琴、怎么拨弦,简单的C、G、D和弦都练晦气索,更别提弹唱了。3个月下来,勉强能磕磕绊绊地弹一首简单的儿歌,离“速成”差了十万八千里。
金钱成本:速成班往往是“烧钱坑”
市面上那些打着“速成”旗号的吉他班,收费往往比普通班贵。因为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有“奇特”的教学办法、“高效”的教材。实际上呢?可能就是把一些基础知识囫囵吞枣地灌输给你,让你感觉好像学了很多,但实际上根基不稳。我当初报的那个“速成班”,3个月花了将近5000块,加上吉他的费用,总共花了七八千。结果呢?孩子兴趣没培养起来,钱却是花了不少。并且,很多“速成班”为了追求效果,会要求家长额外购买教材或乐器,进一步增加经济负担。
精力成本:孩子和家长都身心俱疲
想要速成,就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上课之外,孩子每天还需要花大量时间练习。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长时间练习枯燥的指法,很容易感到厌烦。并且,为了担保练习效果,家长也需要在一旁监督、辅导。这不仅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也让家长身心俱疲。我其时每天晚上都要陪孩子练习,经常弄到晚上十点多能力睡觉,第二天上班都精神不振。更糟糕的是,因为练习压力太大,孩子对吉他的兴趣也越来越低。
别忽视这些关键因素!
案例说话: 我认识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吉他,没有报任何“速成班”,而是找了一个普通的老师,每周上一节课。孩子对吉他很感兴趣,每天都邑自觉地练习。两年后,孩子已经能熟练地弹奏一些流行歌曲,还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表演过。这个例子告诉我,学习吉他,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兴趣和坚持。
理性建议:
孩子学吉他,多久学会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坚持。别被“速成”的噱头迷惑,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记住,学习吉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让孩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别再想着3个月速成了,放平心态,让孩子在音乐的途径上慢慢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