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说出来都是泪!开了琴行快三年,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到现在每天焦头烂额,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开始,想着自己也算是个音乐喜好者,教教小朋友抚琴,多轻松惬意。结果呢?天天想着怎么招生,好不容易招来的学生,没学几个月就跑了!毫不夸张地说,招生难、续费低,这俩问题,直接抹杀了90%的琴行。
昔时我傻啊,觉得只要把琴摆好,老师找好,自然有人来。结果呢?周围琴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课程内容都差不多:考级、车尔尼、巴赫... 孩子学得没劲,家长也觉得没啥特别。隔壁老王的琴行,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装修比我好,老师也比我贵,结果开了不到一年就关门大吉。为啥?课程没特色!一味追求考级,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培养,现在谁还傻乎乎的只盯着考级证书啊?家长更看重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音乐,是不是能从音乐中获得快乐。
更惨的是,我还犯了个致命毛病:重教学,轻服务。以为把琴教好就行了,忽略了跟家长的沟通。有个学生学了半年,突然不来了,我还纳闷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家长觉得老师上课太严肃,孩子压力太大,但又欠好意思直接说,结果就换了家琴行。哎,悔欠妥初啊!
痛定思痛,我开始改变。首先,课程必须升级! 我引进了“奥尔夫音乐”理念,把音乐游戏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还开设了“即兴演奏”课程,鼓励孩子们自由创作,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们上课积极性高了,也更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变革,也更加认可我们的教学质量。
其次,服务必须到位! 我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按期分享孩子们的课堂照片和视频,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还按期举办小型音乐会,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逢年过节,还会给孩子们送上小礼物,让孩子们感受到琴行的温暖。
最后,营销也要立异! 光靠发传单,效果太差了。我开始考试考试线上推广,在本地论坛和微信公众号上宣布琴行信息。还跟附近的幼儿园合作,开设免费的音乐体验课。通过这些活动,吸引了不少潜在客户。我还推出了“老带新”活动,鼓励老学员推荐新学员,给予一定的优惠奖励。这一招非常有效,很多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朋友介绍过来。
现在,我的琴行终于走上了正轨。招生人数稳步增长,续费率也大大提高。虽然每天还是很忙碌,但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我想说,琴行经营真的不容易,但只要用心经营,赓续立异,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