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吉他清脆的音符,一直是我向往的世界。
三个月前,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买了一把心仪已久的吉他,幻想着自己也能像偶像一样,抱着吉他,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让人想直接废弃。
最初的几天,新鲜感占据了上风。我每天抱着吉他,对着网上的教学视频,愚笨地练习着C、G、D三个和弦。手指在琴弦上艰难地移动,生怕按错位置。理想中的优美旋律并没有涌现,取而代之的是生硬、逆耳的噪音。更可怕的是,左手指尖很快就磨出了深深的红印,按压琴弦时,简直像在受酷刑。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不是弹吉他的料。
一周后,新鲜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挫败感。C和弦的转换永远不流畅,G和弦总是按欠好,D和弦更是让我感觉手指要断掉。那些看似简单的指法,在我这里却变得异常复杂。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为什么别人能轻松掌握,我却如此吃力?
更糟糕的是,随着练习的深入,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右手拨弦的节奏感很差,经常跟不上节拍。左手手指的协调性也不足,按弦的速度总是慢半拍。看着视频里老师流畅的演奏,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吉他多久可以学会”、“吉他入门很难吗”之类的问题,获得的谜底却更加让我焦虑。有人说一个月就能入门,有人说半年能力弹奏简单的歌曲,而我,练习了整整一个月,连一首完整的歌曲都弹不下来。
两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感到厌烦。每天练琴都酿成了一种折磨。手指的疼痛让我难以集中精神,技巧的停滞不前更是让我感到沮丧。我开始找各种借口逃避练琴,加班、朋友聚会、甚至只是躺在床上刷手机,都成了我逃避练琴的理由。我开始怀疑,我的音乐梦想是不是一个遥弗成及的幻想,我真的有需要为了这个“梦想”而如此痛苦吗?
到了第三个月,我几乎就要废弃了。吉他被我丢在了角落里,落满了灰尘。我甚至开始在网上搜索二手吉他的价格,想着把它卖掉,眼不见心不烦。我开始说服自己,音乐只是生活中的一种调剂,没需要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也许我更适合做个宁静的听众,而不是一个愚笨的演奏者。
然而,就在我即将废弃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当初买吉他的初心。我并不是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吉他手,我只是想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也许我永远无法像偶像一样在舞台上光芒四射,但我可以用吉他弹奏自己喜欢的歌曲,给家人朋友带来快乐。想到这里,我突然释然了。
我重新拿起吉他,放慢了节奏,不再强迫自己追求速度和技巧。我开始专注于每一个音符,感受每一个和弦带来的情感。我开始考试考试弹奏一些自己喜欢的简单的歌曲,虽然还是有很多瑕疵,但至少我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我开始意识到,学习吉他并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段旅程。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也许我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吉他手,但我可以通过吉他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在练琴的初期都邑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甚至最终选择了废弃。也许是因为太忙,也许是因为太难,也许是因为没有天赋。然则,我想说的是,废弃很容易,但坚持下去,也许就能看到纷歧样的风景。
你呢?你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是否也曾遇到过想要废弃的时刻?最终你坚持下来了吗?或者你废弃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交流,互相鼓励,继续追逐我们的音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