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提琴的爱恨情仇,要从一片“空气”说起。
话说昔时,我一时脑热,被片子里那悠扬的小提琴声撩拨得心痒难耐,一股“老子也要成为下一个帕格尼尼”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但摸摸空瘪的钱包,面对动辄几千上万的小提琴,我的豪情壮志瞬间被打回原形。
“没钱?那就用空气造琴!”我决定走上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学之路,而且还是从“空气”开始的。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傻乎乎的家伙,对着空气做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动作。一会儿左手虚按着看不见的琴弦,一会儿右手拿着不存在的弓,煞有介事地拉着空气。邻居家的阿姨每次看到我,眼神都充斥关爱,仿佛在说:“这孩子,也许是疯了吧。”
起初,我的“空气小提琴”生涯充斥了尴尬和不确定。没有琴,就没方法体验真实的触感,更别提音准了。我只能对着YouTube上的小提琴教学视频,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老师的运弓和指法。
运弓,看着简单,做起来难。老师说要“平稳”、“均匀”、“放松”,可我一上手,要么是弓子跑飞,要么是肩膀僵硬得像块石头。每天练习完,感觉手臂都不是自己的了。
指法更是一场噩梦。没有琴弦,我的手指就像一群失去了方向的蚂蚁,在空气中乱爬乱摸,根本找不到正确的音位。为了记住每个音的位置,我把家里的桌子、椅子、墙壁都贴上了自制的“琴颈图”,简直把家酿成了一个巨大的琴房。
那时候,我最怕的就是朋友问我:“你学小提琴学得怎么样了?”我只能尴尬地笑笑,说:“嗯……在练基本功,练空气……”说完,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推销空气净化器的骗子。
当然,光靠“空气”练习是远远不足的。我开始在网上搜寻各种免费的学习资源。YouTube上简直是宝藏,各种教学视频应有尽有,从入门到进阶,从乐理知识到演奏技巧,简直是应接不暇。我还找到了一些免费的在线小提琴课程,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点点地学习。
免费资源虽然丰富,但也良莠不齐。我花了不少时间筛选,能力找到真正有用的内容。有些视频讲得过于专业,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有些课程则过于简单,学了半天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进步。
自学的另一个难点是缺乏指导和反馈。没有人告诉你你的姿势是否正确,你的音准是否准确,你的节奏是否稳定。我只能通过录制自己的练习视频,然后反复观看,找出问题所在。有时候,我会把视频发给一些懂音乐的朋友,让他们帮我提提意见。
记得有一次,我兴致勃勃地录了一段练习视频发给我的一个音乐系的朋友。结果他看完后,毫不留情地指出我的运弓姿势不正确,指法也不足准确。虽然被批评了,但我心里却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人能给我提供专业的指导了。
就这样,我一边“空气”练习,一边利用免费资源学习,一边赓续地修正自己的毛病。慢慢地,我的运弓开始变得平稳起来,指法也逐渐变得准确起来。虽然还没有真正拉过小提琴,但我已经对小提琴的基来源根基理和演奏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
终于,在坚持了几个月的“空气小提琴”生涯后,我攒够了钱,买了一把入门级的小提琴。
拿到琴的那一刻,我简直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不仅仅是一把琴,更是我几个月来的努力和坚持的象征。
然而,当我真正拉起小提琴的时候,我才发现,现实和想象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空气”练习和真琴练习是完全分歧的。琴弦的触感、弓子的摩擦、共鸣箱的震动,都是“空气”无法模拟的。我的手指在琴弦上愚笨地滑动,发出的声音简直就像杀鸡一样。
但我并没有放弃。我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我继续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跟着教学视频练习。我还加入了本地的一个小提琴喜好者群,和其他琴友交流学习心得。
慢慢地,我的琴声开始变得流畅起来,音准也逐渐变得准确起来。虽然还不克不及演奏复杂的乐曲,但我已经可以拉一些简单的练习曲了。
回想起我的自学之路,充斥了挑战和弯路。如果没有当初的“空气”练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正是那些看似徒劳的“空气”练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学小提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事理:学习任何东西,最重要的是要有热情和坚持。即使没有昂贵的乐器,即使没有专业的老师,只要你有足够的热情,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如果你也想学习小提琴,但又囊中羞涩,不妨先从“空气”开始吧。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打好基础,等你攒够了钱,再买一把真正的琴。
记住,不要盲目购买昂贵的乐器。入门级的琴就足够了,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下去。
我的小提琴自学之路还在继续,虽然距离成为下一个帕格尼尼还很遥远,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总有一天,我也可以用琴声,奏响属于自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