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弹琴乐谱网 > 琴记 > 《和弦走向的秘密:为什么你的歌听起来总一样?(作曲人必看)》

和弦走向的秘密:为什么你的歌听起来总一样?(作曲人必看)

嘿,作曲的朋友们!是不是有时写完一首歌,总觉得哪里纰谬劲?旋律好像跟脑海里听过的某些歌似曾相识,或者整首歌听起来平淡无奇,缺乏亮点?除去旋律、节奏、配器等因素,有一个关键的“幕后推手”很可能正在让你陷入创作的瓶颈——那就是和弦走向

和弦走向,或者叫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是歌曲的骨架,它规定了音乐的色彩和情绪变革方向。但就像任何强大的工具一样,过度依赖少数几个“万能”走向,很容易让你的作品失去独特性,听起来总是“那回事儿”。

别担心,这几乎是每个作曲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那些让你作品听起来“一样”的常见和弦走向,并告诉你如何打破这种模式,让你的音乐焕发新生。

那些你用了又用的“平安牌”和弦走向

有些和弦进行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听起来舒服、稳定,或者带有强烈的“回家”感,非常适合承载朗朗上口的旋律。以下是几种在流行音乐中出镜率高到离谱的和弦走向:

  1. I - IV - V - I: 这是最基础、最经典的进行之一,带有强烈的终止感。想想无数儿歌、民谣和简单流行歌曲,都离不开它。在C大调中就是 C-F-G-C。
  2. I - V - vi - IV: 被戏称为“四和弦歌曲”進行(The Four Chord Song)。它流畅、略带感伤(因为vi级),适用于各种情绪,从流行到摇滚,无处不在。在C大调中就是 C-G-Am-F。
  3. vi - IV - I - V: 这是 I - V - vi - IV 的一个变体,以小调色彩开头,情绪对比更强。在C大调中就是 Am-F-C-G。
  4. ii - V - I: 这是爵士乐中最具代表性的终止式,但在流行音乐中也经常作为段落结束或连接段使用,它有一种优雅的向前推进感。在C大调中就是 Dm-G-C。
  5. I - vi - ii - V: 另一种“万能进行”,常用于怀旧、复古风格,如Doo-wop音乐。在C大调中就是 C-Am-Dm-G。

方便与陷阱:为什么它们既是朋友也是敌人?

这些和弦走向之所以如此流行,是因为它们具备明显的优势:

  • 易于创作和上手: 它们的进行逻辑清晰,符合大多数人的听觉习惯,很容易在上面谱写出流畅的旋律。
  • 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由于听众对它们耳熟能详,这些走向能迅速建立亲切感,让旋律更容易被记住和传唱。
  • 提供稳定和推进感: 它们在调内运行,通常能提供强大的稳定感或明确的趋势,为歌曲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过度依赖它们也带来了致命的劣势:

  • 缺乏新意,容易陈旧: 当太多歌曲使用相同的骨架,听众会感到厌倦和预测性,你的作品也就难以脱颖而出。
  • 作品容易雷同: 相似的和弦走向会让分歧歌曲在深层结构上高度一致,即便旋律分歧,听感上也容易“撞衫”。
  • 限制情感和色彩表达: 固定的几种走向难以完全捕获复杂或独特的情绪,让你的音乐色彩显得单一。

打破套路,让你的音乐焕发新生

认识到问题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解决。这里有几种实用技巧,能赞助你跳出思维定势,为你的和弦走向注入新鲜感:

  1. 巧妙运用副属和弦 (Secondary Dominants):

    • 原理: 副属和弦是某个非主音和弦的属和弦。它们能短暂地将听觉重心引向调内的其他级数,增加色彩和指向性。例如,在C大调中,G和弦是C的属和弦(V级),E7和弦是Am(vi级)的属和弦(V/vi),A7和弦是Dm(ii级)的属和弦(V/ii)。
    • 效果: 副属和弦会带来一种“临时转调”的听感,增加了紧张感和期待感,解决到目标和弦时非常有力量。
    • 实例分析: 在经典的 ii-V-I 进行中,你可以用 V/ii 替换 ii,形成 V/ii - V - I (如C大调中的 A7 - G - C)。或者在 I-vi-IV-V 中,尝试 I - V/vi - vi - IV - V (如 C - E7 - Am - F - G)。许多爵士乐尺度曲(如《Autumn Leaves》中从 ii 到 V 的进行前常插入 V/ii)以及一些披头士的歌曲中都能找到副属和弦的精彩运用。
  2. 大胆引入借用和弦 (Borrowed Chords):

    • 原理: 从同主音的大小调(好比C大调与C小调)中借用和弦。例如,C大调歌曲中可以使用C小调的 iv级(Fm)、bVI级(Ab)或bVII级(Bb)和弦。
    • 效果: 借用和弦能瞬间改变音乐的情绪。从大调借用小调和弦通常会增加一丝忧郁、沉重或戏剧性的色彩;反之则可能增加明亮感(虽然不常用)。
    • 实例分析: Radiohead 的《Creep》虽然是G大调,但在副歌中巧妙使用了借用的 iv 级小和弦(C小调中的Gm和弦),带来了独特的沮丧感。披头士的《Yesterday》(F大调)使用了借用的 iv 级小和弦(Bb小调中的Fm)。《Let It Be》(C大调)在结尾部门使用了借用的 bVI 级大和弦(C小调中的Ab),非常感人。
  3. 改变和弦顺序或使用替代 (Altering Order & Substitution):

    • 原理: 不要总是遵循那些最常见的顺序。或者用功能相似但色彩分歧的和弦进行替代。例如,iii级和弦在某些情境下可以部门替代I级或vi级,因为它包含主音;vi级有时可以替代IV级。
    • 效果: 打破听众的预期,创造新鲜感。同样的和弦,顺序分歧,感觉完全纷歧样。
    • 实例分析: 经典进行 I-IV-V-I 和 I-vi-ii-V 虽然都使用了调内和弦,但听感截然分歧。你也可以尝试更不常见的顺序,好比 I-iii-vi-IV,它有一种层层推进的感觉。在某些流行歌曲中,甚至会听到以 ii-V 为核心循环的段落,而不是必须回到 I 级解决。
  4. 瞬时离调或转调 (Brief Modulation or Key Change):

    • 原理: 短暂地游离出原调,或直接改变歌曲的调性。
    • 效果: 短暂离调(如使用非调内但功能明确的和弦)可以增加音乐的复杂性和趣味性。转调,尤其是向上转调(升高半音或全音),是提升歌曲情绪和能量的常用手段,尤其在副歌重复或歌曲结尾时。
    • 实例分析: 许多经典情歌,如 Whitney Houston 演唱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在歌曲的最后副歌部门,会向上转调,瞬间将情绪推向高潮。短暂离调则可能体现在使用了某个非属和弦或借用和弦作为过渡。

结语

那些常见的和弦走向之所以流行,有其一定性,它们是你创作的基石,但绝非唯一选择。当你的作品听起来总是一样时,很可能是因为你过于依赖这些“平安牌”。

尝试上面提到的技巧吧!不必一次性用上所有花哨的和弦,可以从一个副属和弦、一个借用和弦开始,看看它们能为你的音乐带来怎样的变革。多分析你喜欢的歌曲,它们是如何处理和弦走向的?

记住,和弦走向是工具,服务于你的音乐表达。勇敢地打破常规,探索未知的声音风景,你的歌曲一定会因此变得更加独特、动人,不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相似品”。现在,就拿起你的乐器,开始尝试新的和弦组合吧!

相关话题:
创作技巧   编曲   和弦走向   作曲   音乐理论   和弦  
吉他谱

兼容GTP格式

钢琴谱

流行,古典

歌曲简谱

流行歌曲简谱

学琴日记

常见的学琴问题

制谱

为最前最流行的歌曲投票制谱

用户中心

收藏乐谱,上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