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古典音乐喜好者们:
当我们聆听巴赫的音乐时,常常被其宏大、精妙、充满逻辑性的和声织体所震撼。
那些线条交织、声部独立却又和谐统一的乐章,仿佛是一个个精密的机械,又像是一幅幅流动的建筑图景。巴赫的和声语言,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石之一,但它的复杂性也常让人望而却步。不过别担心,今天我们将聚焦一个核心概念——三和弦的转位——它就像一把钥匙,能赞助我们打开巴赫和声密码的大门。
巴赫所处的巴洛克时期,是调性音乐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声功能理论日益成熟,主、属、下属等和弦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音乐的骨架。巴赫在此基础上,更是将对位(分歧旋律线的独立进行与和谐结合)推向极致。他的音乐往往不是一个旋律配和弦那么简单,而是多个独立的声部(好比四声部合唱、赋格中的各个声部)共同编织而成。
在这样的织体中,坚持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流畅自然,避免平行五度、八度等禁忌,同时还要清晰地表示和声功能,三和弦的转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通过改变和弦最低音的位置,我们可以:
因此,理解并识别三和弦转位,是理解巴赫精妙和声技法的敲门砖。
三和弦由根音、三度音、五度音构成。根据哪个音在最低声部(通常是低音部),三和弦有三种基本形式:
原位 (Root Position): 根音在最低声部。
特点: 最稳定、最基础的形式,常用于乐句的开始或结束。
识别“口诀”: “根音在下稳如山”。看乐谱,如果最低音就是这个和弦的根音,那就是原位。
数字标记: 通常只标记和弦的罗马数字或名称(如 I, V, Am 等),有时也标记 5/3 或 5(表示最低音上方有五度和三度)。
乐谱示例(C大调主三和弦原位):
高音: G
中音: E
低音: C <-- 根音在下
和弦: C大三和弦 (C) / I
标记: I 或 I5/3
第一转位 (First Inversion): 三度音在最低声部。
特点: 稳定性次于原位,低音进行更灵活,常用于连接和弦,使低音线更流畅。
识别“口诀”: “三音在下桥梁建”。看乐谱,如果最低音是这个和弦的三度音,那就是第一转位。
数字标记: 通常标记 6/3 或 6(表示最低音上方有六度和三度),或在和弦名称后加斜线和低音音名(如 C/E)。
乐谱示例(C大调主三和弦第一转位):
高音: G
中音: C
低音: E <-- 三音在下
和弦: C大三和弦第一转位 (C/E) / I6
标记: I6 或 I6/3
第二转位 (Second Inversion): 五度音在最低声部。
特点: 最不稳定,低音与根音构成四度音程(听觉上需要解决),有特定的使用场合。
识别“口诀”: “五音在下不稳定,特定场合需牢记”。看乐谱,如果最低音是这个和弦的五度音,那就是第二转位。
数字标记: 通常标记 6/4(表示最低音上方有六度和四度),或在和弦名称后加斜线和低音音名(如 C/G)。
乐谱示例(C大调主三和弦第二转位):
高音: E
中音: G
低音: C <-- 五音在下
和弦: C大三和弦第二转位 (C/G) / I6/4
标记: I6/4
现在,让我们结合乐谱片段,看看巴赫是如何运用这些转位的:
示例一:优化低音声部线条(以巴赫圣咏为例)
考虑一个简单的 I - IV - V - I 终止式。如果全部使用原位和弦,低音会是 根音-根音-根音-根音 (如 C-F-G-C),跳跃较多且不敷流畅。巴赫则常常使用转位来优化。
假设在C大调:
呆板的原位进行:
高音:G A G C
中音:E F D E
低音:C F G C
和弦:I IV V I
低音从 C 跳到 F,再跳到 G,再跳回 C,不敷连贯。
巴赫常用的转位优化(引入第一转位):
高音:G F G C
中音:E C D E
低音:C A G C
和弦:I IV6 V I
这里我们将 IV 和弦使用了第一转位 (IV6),低音酿成了 A。整个低音线条 C - A - G - C 变得更加流畅(级进和三度跳)。巴赫频繁使用第一转位正是为了这样的声部流畅性。
示例二:制造终止式的悬念(典型的终止 6/4)
第二转位中最常见且重要的用途是作为终止式前属和弦(V)的准备——即 终止 6/4 (Cadential 6/4)。它通常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 (I6/4),出现在 V 和弦之前,并解决到 V 和弦的原位。
乐谱示例(C大调终止式):
高音:E -> D -> C
中音:G -> F -> E
低音:C -> D -> C
和弦:I6/4 -> V -> I
这里的 I6/4 (C/G) 低音是 G,上方有 E(六度) 和 C(四度)。这两个音(E和C)会像悬垂音一样解决到属和弦 V 的根音 G 上方的 D (五度) 和 B (三度)。然后 V 和弦再解决到 I。
实际进行通常是:
高音:E -> D -> C
中音:C -> B -> E
低音:G -> G -> C
和弦:I6/4 -> V -> I
注意低音部的 G 坚持不变(或重复),高音的 E 解决到 D,中音的 C 解决到 B。这个 I6/4 听起来很不稳定,像是一个在属音上的属七和弦的变体(尽管理论上是主和弦转位),它强烈地指向 V 和弦,是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终止式中制造期待感的经典手法,在巴赫的作品中触目皆是。
示例三:服务于对位和织体
在复杂的赋格或创意曲中,巴赫需要多个声部独立进行。使用转位可以赞助各个声部坚持旋律性,避免产生平行八度或五度。例如,如果低音进行是大跳,上面声部可能难以平稳跟进;但如果使用转位使低音级进,上面声部就更容易找到合适的音,坚持声部的独立性和流畅性。
转位也改变了和弦的“重心”。第一转位听起来比原位“轻”,第二转位则带有悬浮感。巴赫会根据音乐需要,利用转位的分歧听感来丰富织体。
现在,是时候将这些“口诀”和分析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了!
练习建议:
选择简单的巴赫作品: 推荐从巴赫的四声部圣咏 (Chorales) 开始。它们结构清晰,和声功能明确,是学习巴赫和声的绝佳资料。您可以在网上找到“371 Harmonized Chorales”。巴赫的《创意曲与交响曲》(特别是二部创意曲)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是对位更复杂,但和声进行相对清晰。
获取乐谱: 找到您选择作品的乐谱。
逐步分析:
通过这样的练习,您会发现那些原本看似复杂的和声进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您会开始理解巴赫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和弦转位上的精心支配。
三和弦转位并非高深的秘密,而是基础乐理中实用且强大的工具。在巴赫这样的对位大师手中,它被运用得出神入化,成为构建复杂和声织体、实现流畅声部导进、塑造音乐表示力的基石。通过掌握识别三和弦转位的“口诀”和方法,并通过实践分析巴赫的作品,您将能更深入地洞察巴赫音乐的结构之美、和声之妙,真正解开他留给我们的和声密码。愿您在巴赫的音乐世界中,收获更深的理解与更纯粹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