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准艺考生们!我是你们的前辈,一个几年前也曾经历过声乐艺考洗礼的老学姐。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艺考路上那些容易踩的坑,尤其是在技巧和情感表达之间如何抉择。究竟,艺考可不是单纯比拼谁能飙更高音的“海豚音”大赛,也不是比谁哭得更梨花带雨的情感大戏。它更像是一场综合素质的考察,技巧和情感缺一弗成。
我的艺考备战:从“技巧至上”到“情感至真”
回想起我的备考时光,一开始我也陷入了“技巧至上”的怪圈。那时候,我疯狂练习高音,模仿各种炫技唱法,觉得自己只要能唱出“海豚音”,就能在考场上惊艳四座。我的曲目选择也偏向于难度高、技巧性强的作品,好比《夜莺》。当时的我眼里只有音阶和技巧,每天对着钢琴一遍遍地练,却忽略了歌曲自己的情感和故事。结果呢?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我虽然唱出了几个漂亮的“海豚音”,但整体表示却非常平淡,甚至有些僵硬。评委老师委婉地说:“技巧不错,但缺乏感情,听起来像是在炫技,而不是在歌唱。”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彻底浇醒了我。我开始反思,艺考的实质是什么?仅仅是展示技巧吗?还是应该通过歌声传递情感,打动听众?我意识到,一味追求技巧,忽略情感,就像一栋只有骨架没有灵魂的房子,再华丽也空洞无物。
于是,我开始调整备考方向,从“技巧至上”转向“情感至真”。我开始认真研究歌曲的配景故事,体会歌词的含义,想象歌中人物的心情。我不再只关注音阶和技巧,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我甚至会对着镜子练习脸色,揣摩分歧的情感表达方式。
两种极端:分歧的结果,同样的遗憾
我知道,有些同学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度注重情感表达,而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情感浓烈的歌曲,好比《我爱你中国》,然后试图通过夸张的脸色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然而,如果基本功不扎实,音准、节奏、呼吸等方面出现问题,再浓烈的情感也难以打动评委。这就像是一个演技拙劣的演员,即使再努力地挤眼泪,也无法让观众发生共鸣。
我认识一个同学,她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声音条件很好,情感表达也很到位,但因为平时疏于练习,音准不太稳定,气息也不敷长。在考试中,她唱得非常投入,声泪俱下,但最终却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落榜。她说:“我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把灵魂都唱出来了,但评委却说我跑调了。”
这两种极端,无论是过分追求技巧,还是过分注重情感,都会导致遗憾。技巧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情感是技巧的灵魂。只有将两者完美结合,能力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过来人的扎心忠告:技巧与情感的完美平衡
那么,如何在艺考备战中找到技巧与情感的平衡点呢?我的建议是:
艺考之路漫漫,技巧和情感的平衡是需要赓续摸索和调整的。希望我的经验能对你有所赞助。记住,真诚地歌唱,用你的声音去打动评委,这才是艺考的真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