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伟,今年25岁,练吉他三年了。
这三年,我的生活几乎都围绕着它旋转。从最初的《卡农》入门,到后来的指弹、爵士,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一把好琴要几千,效果器、音箱又是几千,更别说各种教材、课程,三年下来,少说也花了三万块。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琴,手指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换来了些许进步。我相信,只要坚持,梦想总会照进现实。
然而,现实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我考试考试过各种方式来靠吉他赚钱,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酒吧驻唱,一天晚上辛苦唱三个小时,还要看老板脸色,一个月下来也就两千块,好的时候能到三千,但这并不稳定,淡季的时候可能只有一千多。吉他教学,一对一的课程单价还可以,但学生数量有限,而且需要赓续开发新客户。我在网上也考试考试过做吉他教学视频,然则播放量昏暗,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粗略算下来,我靠吉他的月收入平均也就三千左右,还不如我老家工厂里打螺丝的工友。
每次看到老家的朋友在朋友圈晒工资单,五六千甚至更高,我就感到深深的挫败。他们只需要付出体力,而我付出了时间和梦想,结果却远不如他们。这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练了三年吉他,收入还是这么低?
我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吉他手和音乐从业者,他们给我的回答让我更加清醒。一位在琴行教吉他的老李告诉我:“现在学吉他的人很多,但真正能靠吉他吃饭的人却很少。竞争太激烈了,而且市场需求也在变革。现在流行短视频,人人都喜欢快餐式的音乐,真正静下心来欣赏吉他演奏的人越来越少。”另一位在乐队当吉他手的阿强则说:“你要想靠吉他养活自己,光靠技术是不足的,还要会营销自己,会接商演,会搞人脉。这些都是要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的。”
他们的分析让我明白,收入不高,除了自身技术还不足精湛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革,这些都是弗成避免的现实。靠吉他赚钱,不仅仅是弹好琴,还要学会如何推销自己,如何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此外,还要认可天赋的差别,有些人天生就适合舞台,有些人更适合幕后。盲目追求成为“吉他英雄”,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我并没有放弃吉他,它仍然是我的热爱。但我开始考试考试改变策略。我开始学习短视频制作,考试考试把吉他教学和娱乐相结合。我还在积极拓展人脉,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同时,我也在考虑其他收入来源,好比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把吉他作为副业。这样可以减轻经济压力,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技术和拓展市场。
对于那些正在学习吉他,或者梦想靠音乐赚钱的朋友,我想说:热爱是动力,但理性是保障。不要盲目投入,要正视音乐梦想的残暴现实。在努力提升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会拓展收入渠道,学会经营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定位,是做幕后,还是走向台前,都要认真思考。只有这样,能力让音乐梦想不至于沦为生活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