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拿起心爱的弦乐器,准备投入到优美的旋律中时,老师或教材总会让你从枯燥的空弦练习开始。
反复的拉长音、分弓、连弓,有时甚至让你感到乏味和不解:什么时候能力开始拉有旋律的曲子?
是的,我们承认,对于渴望演奏动听乐曲的学习者而言,空弦练习确实不像演奏一首肖邦夜曲或巴赫奏鸣曲那样充满吸引力。它没有复杂的指法,没有波澜起伏的旋律,似乎只是机械地重复。然而,正是这种“没有干扰”的纯粹性,让空弦练习成为了一个无比强大且诚实的诊断工具,它能毫不留情地裸露你演奏中的几乎所有“死角”。别小看这或许是你的教材里的“10首”或其他形式的空弦练习,它们是基石,更是照妖镜。
为什么空弦练习能裸露“死角”?
弦乐演奏的基础,究其核心,就在于如何通过弓子在弦上摩擦来发出稳定、均匀、富有表示力的声音。空弦练习,剥离了手指按弦带来的音高变革和复杂性,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弓子的运动、力量的控制以及身体与弓子协调上。当这些最基础的元素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它们的好坏就会被无限放大。
裸露弓子直线运行的“死角”: 你以为你的弓子拉得很直?在空弦上拉长音时,有没有观察弓子是否始终平行于琴码或指板的延长线?许多人在拉弓或推弓到弓尖/弓根时,弓子会不自觉地向指板或琴码方向偏斜。这种不直的弓子路径会导致声音不稳、摩擦力不均匀,甚至影响后续的换弦流畅度。空弦练习提供了一个最纯粹的环境来观察和纠正这一点。
裸露发声均匀性的“死角”: 能不克不及从弓根拉到弓尖,声音的响度、音色坚持一致?很多演奏者在弓根声音沉重,到弓尖声音变虚变轻,或反之。这反映了运弓速度与弓子压力的配合问题。在空弦上,你能清晰地听到声音是否“断电”或“过载”,是否从头到尾像一条平滑的河流,而不是波澜汹涌或时断时续。
裸露分歧弦上音色一致性的“死角”: 你是否能在G弦、D弦、A弦、E弦(或其他弦乐器对应的弦)上拉出相似或协调的音色?每根弦需要略微分歧的弓子角度和压力。空弦练习能让你专注感受并调整弓子在分歧弦上的触弦点和角度,确保各弦音色丰满且统一,避免出现某根弦特别“单薄”或“沙哑”的问题。
裸露运弓速度与压力配合的“死角”: 想拉响亮的声音就加大压力?想拉弱音就放慢速度?这不足精确。优秀的演奏者懂得如何通过巧妙调节弓速和弓压的比例来创造丰富的音色变革。空弦练习中的各种分弓、连弓、强弱变革(如渐强渐弱),是训练这种微妙配合的最佳方式。你会在空弦上发现,单纯加大压力只会发生噪音,而弓速和弓压的平衡才是音色的灵魂。
裸露节奏准确性的“死角”: 没有复杂的指法干扰,节奏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你对运弓时值的控制。空弦练习中的各种节奏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组合,或带附点的节奏),能让你清晰地听到每一个音的时值是否准确、均匀。很多看似是手指配合的节奏问题,根源其实是运弓的节奏不稳。
裸露姿势与放松程度的“死角”: 演奏中的紧张和不自然姿势往往会体现在弓子的运动和声音中。耸肩、弓臂僵硬、手腕锁死……这些都会让弓子难以坚持直线和均匀压力,导致声音紧张、缺乏共鸣。空弦练习时,你的注意力可以完全放在身体和弓臂上,感受哪里有不需要的紧张,并尝试放松。弓子能否自由、灵活地在弦上运行,是身体是否放松的晴雨表。
正如许多音乐教育家所强调的,技巧的精进如同建造高楼,地基不牢,楼越高越危险。空弦练习就是这最坚实的地基。帕尔曼、祖克曼等大师们至今仍坚持每天练习音阶和空弦,原因就在于此——它们是维持和提升演奏状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如何通过空弦练习发现和改进问题?
既然空弦练习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高效地利用它来找出并改进“死角”呢?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空弦练习枯燥时,请记住:你并非在做重复的体力活,而是在进行一次对自己演奏状态的深度体检。这看似简单的10首(或一套)空弦练习,蕴含着弦乐演奏最核心的秘密。它们是你的诊断师,也是你通往更高演奏境界的引路人。拥抱它们,耐心练习,你会发现你的演奏正在发生质的飞跃!